5月25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年期品种报价4.3342%,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4.3%,Shibor一年期品种赶超一年期LPR。一年期Shibor连续四日高于LPR,并且进一步逼近LPR水平。
5月22日,Shibor一年期品种利率报4.3024%,创逾两年以来最高位,且首次高于4.3%的LPR,距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仅一步之遥。
据了解,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Shibor代表金融市场融资成本。LPR则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是相对较便宜的贷款利率,LPR报价银行团现由9家商业银行组成,代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对于一年期Shibor与LPR的倒挂,有市场人士用“面粉贵过面包”做比喻。分析指出,同期限Shibor和LPR出现倒挂,反映出银行负债端在收紧,特别是在强监管之下同业负债的减少,而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的背景下,资产端则仍然保持宽松。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1月起,一年期Shibor利率就开始持续攀升,从当时的约3.03%水平一路上行至目前的4.3342%。而2015年10月26日至今,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1Y)始终持稳在4.3%。
对于利率倒挂,市场有观点认为,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趋紧的征兆,并且担忧金融市场利率的上升将进一步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攀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应过度解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Shibor与LPR本身不具有可比性,并且Shibor攀升存在季节性与监管因素的影响。
监管效应显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压力下,银行出现了负债荒,资产端的LPR在竞争压力下,出现了稳定的幻象。而银行间同业资金成本之所以持续上涨,与近期的金融去杠杆加强,以及市场流动性紧张有关。
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一行三会”一系列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的监管政策给市场流动性带来压力。3月以来,一行三会为金融业“防风险,去杠杆”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强调金融监管。央行也表态称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此外,继3月末经历了“从严版”MPA的首次“大考”后,银行已经开始在筹备6月末的考核。
事实上,银监会今年推出了多项针对同业业务监管举措。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团队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经历了多轮金融监管,每一轮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监管重点。比如2012年的票据,2013年的表外业务,本轮金融监管主要针对的问题就在于同业和嵌套。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导致一年期Shibor高于一年期LPR的原因是去杠杆期间中小商业银行负债端中长期限资金的短缺。
从央行操作上来看,今年一季度以来央行连续两次上调逆回购、MLF等市场操作利率,同时在多数时间内都实行净回笼的货币投放操作,使得不同期限的Shibor利率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
负债成本上升空间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Shibor利率持续上行,有部分市场人士担心其或倒逼贷款基础利率上涨,一年期Shibor首次超过一年期LPR是否传递了加息信号,也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从央行近期动向来看,货币政策仍然维持稳健中性,利率上行并不代表加息。明明表示,此轮去杠杆的基调为“温和”,要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在当前银行负债压力已经较大的情况下,央行若进一步加息,可能造成政策效果叠加,引发债市动荡;近期银行间资金利率显示,虽然中长期资金成本较高,但短期融资利率,如隔夜与7天回购利率均已回落至较低水平,这说明5月12日MLF投放之后,央行在银行间市场采取了略微缓和的流动性管理,侧面印证央行当前并无上调利率的意图。
市场观点认为,伴随着金融去杠杆、同业监管的推进,银行负债成本可能仍面临继续上行压力,但考虑到监管政策将加强协调、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中性,现阶段银行的负债成本继续上升的空间已不大。明明表示,从4月监管文件出台开始,银行主动按文件要求调整资产负债,6月底之前银行可能都处于持续调整过程中。因此近期银行负债成本可能会持续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但再度大幅上行可能性已不大,除非后续突然再有增量政策出台。并且根据此前会议中提出的“监管政策要加强协调”、“避免政策效果过度叠加”来看,短期内再出重磅监管政策的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