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山北路镇坪路路口一栋普通的21层高楼,看上去跟周围的居民楼没什么区别。大楼的1-4层是岳阳医院镇坪路名医特诊部,5-21层是申养镇坪路望年荟养老照护机构。这是医养结合的又一个案例。
与泰康之家·申园不同,申养镇坪路望年荟只有一栋楼,地处市中心。相同的是,二者都有一个强大的资金“靠山”。前者是泰康人寿的保险资金,后者的股东包括了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民生问题。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各路资本蠢蠢欲动。保险公司凭借天然优势最早进入医养领域,随着市场不断被开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房地产、医院等社会资本相继发力。
面对这场需要大量资金、旷日持久的“战争”,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资本蜂拥而至
日前,一场名为“创·享养老新时代”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主办方是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企业——英格索兰公司。根据英格索兰公司官方介绍,公司产品线包括高尔夫球车、住宅和楼宇空调系统、冷链解决方案等。这样一家制造企业为什么会举办养老主题的研讨会?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英格索兰企业事务与传播亚太区副总裁邓宁,他说:“养老产业是当下最热的领域,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巨大。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搭建养老领域的高层对话平台。这也是我们进入养老领域的重要契机。”
让英格索兰公司觉得潜力巨大的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2.3亿,几乎是我国人口总数的1/6。据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始终居于世界第一位,且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上海则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根据2017年3月发布的《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2016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457.79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1.6%。老龄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医养结合、慢病护理、长期看护、社会照料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为此,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探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让更多社会力量及企业“唱主角”,助力老年人“幸福养老”。
上海市精神文明民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姜鸣指出,目前,在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中排名最高的前六位分别是,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助餐服务、心理抚慰、科学养生和精神文化。
“需要更多地引入企业和社会机构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参与。”申养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申养是一家专门做养老运营的公司,你可以把它看作一家酒店运营公司,但是它主要为老年人服务。”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申养的3个股东是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从股东背景就可以看到,我们是一家既有国企背景,又有民企背景,又有事业单位背景的一家很特殊的服务企业。“股东优势让我们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养老产业是一个巨大的蛋糕,之前已经有很多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但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老年人的养老理念。”上述负责人坦言。
险资优势明显?
在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看来:“做养老产业,不论哪一类企业都必须具备3个要素:首先,资金充足。随着房地产开发成本逐年增加,养老产业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其次,长期投资。投资养老产业需要耐心,短期不会有很大的回报;第三,公益性。做养老还是要有一点社会责任。”
一家大型寿险公司资金部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保险资本在进入养老产业时具有政策优势。”
2013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保险公司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
“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上述负责人分析,“投资养老社区有助于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产业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整体偿付能力。”
此外,养老产业与寿险资产负债长期性相匹配。寿险资金是一种长期负债行资金,我国寿险负债久期一般在15年左右,而寿险公司的平均资产久期仅为5至7年。养老社区投资具有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等特点,正好与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长短错配”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养老产业可以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上述负责人以泰康之家·申园为例,保险公司用养老金支付申园运营的相关费用,购买了泰康人寿指定保单的客户可直接入住申园,实现养老金和养老社区的真正结合。此外,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和护理赔付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以节约经营成本,增加服务有效性。
那么,保险公司进入养老产业还有哪些机会?
长期护理保险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项目。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去年,人社部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利用1至2年试点时间,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首批试点城市共15个,在试点阶段,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在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上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目前已有十几家保险公司在销售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人才队伍、精算数据、理赔等方面,为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经验。
但与国外经验相比,现有保险公司推出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长期护理保险。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长期护理保险应真正实现护理保险产品与护理服务相结合,而不仅仅是提供保险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