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国内 >

“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时间:2017-05-24 17:58 作者:邵海鹏 来源:第一财经 浏览量:

中国制造 内外资企业

   “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态度一致?

   “中国制造2025”政策只适用于国内企业,没有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中国试飞的C919很多关键技术都来自海外,中国只是制造了一个空壳?

  针对这些外界的疑问,5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一一进行了回应,并多次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资的做法。

   辛国斌说,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制定过程中,问计于内外资企业,许多跨国公司也积极做出响应,为“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贡献了智慧。

  他回应称,在这个战略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相关政策措施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原则。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公开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这一战略实施两年多来,外商参与了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具体项目,应该说也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他还补充说,在扩大双方合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达国家有不少技术、设备和产品对我国实行出口禁运和严格限制。

  对于外资在中国市场竞争当中的问题,辛国斌称,“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资的做法。关于一些具体的市场份额的表述,实际上很多是一些预测性的,很多是由一些研究机构作出的分析,是一种导向性的指标,它不具有行政约束力,也不是代表政府一定要怎么样推进实现这些目标。它更多地是一种预期,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商业行为。

  针对外界媒体、协会发布的一些研究报告提出的担忧和质疑,辛国斌回应称,这些质疑和担忧更多地是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存在着一些误解和误读。他特别强调高科技产业从来都不是靠保护发展起来的。

  他说,高科技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领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投入高、风险大、不确定性强,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要靠企业,政府代替不了,也左右不了。

  辛国斌补充道,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既然发达国家对此限制,不让中国购买,我们就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来攻克这些瓶颈和短板。近期,一些中国企业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收购兼并了外资企业,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自主选择,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强制要求过,“中国制造2025”也同样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他说,有一些企业在境外也遇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有一些国家加大了对这些收购、并购的市场行为的审查力度,有一些做法比我们做得还要重、还要多。所以在这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公平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C919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回应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他提到,当代大型客机是一个高度成熟、高度产业化的产业,全球化、国际化和子系统招标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空中客车实际上是由欧盟多个国家联合研制的,波音飞机包括导航、发动机等超过50%的配套也是在全球配套。C919作为当代一个非常复杂、先进的飞机,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突破,是个最佳路线。

  其次,C919大型客机作为我国首款完全按照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干线飞机,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这种当前全球航空普遍采用的模式研制,在总体设计方面,C919飞机的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需求均由中国商飞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李东称,C919项目,涉及上万个配套件,同时有数百家企业参与这个重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上万个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配套导航设备,按照科学的规律整合成一个整体,飞上蓝天,这里面攻克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主动控制技术等1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平台,包括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我国民用飞机研制核心能力。随着C919首飞成功,以中国商飞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