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要闻 >

碳酸锂产业链概念股解析

时间:2017-06-17 21:18 作者:陈天杰 来源:财股网 浏览量:

股票

3。投资建议

虽然我们推出第一篇西藏矿业的报告时,给出的为非最高投资评级(我们非常看好,但鉴于对公司锂产品的产量没能实现持续跟踪,首次给予的是“谨慎推荐”),但公司股价至今依然上涨了50%左右,涨至75亿元左右的市值。

鉴于公司量产为大概率事件,加之近200万吨的储量和10000万/吨左右的预期成本,我们给出近两年我们的第5份“推荐”评级(前4份分别为东睦股份、物产中拓、抚顺特钢和智慧能源,评级后至今分别上涨了140%、70%、120%和5%)——即上调西藏矿业的评级至“推荐”。

4。风险提示

1)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下游增速不及预期;

2)热电控制系统的调试中出现意外情况,进而影响扎布耶盐湖的量产进度;

3)白银扎布耶二期的投资、投产进度不达预期。

西藏城投:东“烯”既驾,初露峥嵘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苏雪晶,陈慎 日期:2014-09-22

地产+资源产业架构初现:公司2009年借壳上市,转型为以旧城改造和商品房建设为核心业务的地产企业,并利用西藏资源开始布局矿产领域,成功搭建地产+矿产的产业框架,同时公司锂电池下游应用已经开始初露峥嵘。

地产:深耕上海核心,兼具保障和成长:公司当前在售项目业态丰富,包含高端住宅、普通商品房、保障房和产业园区,如果泉州项目及西安项目顺利推进,公司权益项目储备将超过100万平米。作为闸北区国资委旗下唯一地产平台,公司有望依靠资源禀赋获取优质地产资源,且随着开发经验的丰富和改良,公司有意向将地产业务向其他城市和地区拓展。

矿产:碳酸锂产能瓶颈突破提升估值空间:公司目前控制西藏龙木错盐湖矿区以及结则茶卡盐湖41%的权益,两个盐湖碳酸锂储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整体盐湖开发工艺路线已经确定,金昌一期项目即将进入产能释放阶段,未来逐步达到5000吨的年产能,产能释放已经箭在弦上。碳酸锂工业化同时,公司和甘肃省金川集团等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目前金川集团正在其兰州科技产业园建设电池新型生产线,公司作为其未来主要碳酸锂提供商,碳酸锂产品需求将得到高度保障。

资本与技术嫁接打通锂产业下游应用:13年公司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新型超级电容器用的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的宏量制备技术开发。碳纳米管是一种理想的电双层电容器电极材料,存在巨大商业价值。目前主导项目研发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飞是国内碳纳米管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在该领域贡献卓越,拥有30余项专利,在其所领导的国内一线团队推动下,当前公司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的技术开发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做好了工业化的准备,目前正准备在北京怀柔建设厂房进行中试准备,预计未来产品产能达到2吨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开发完善,产能远景目标为百吨级。

首次给予“买入”评级:我们认为公司西藏资源禀赋优质,经过多年孕育,正将迎来资源优势的高速释放期,预计公司14- 15年EPS分别为0.10元和0.3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路翔股份:轻装上阵,坚定转型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齐丁 日期:2014-03-27

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下滑。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934.97万元,同比下降56.29%;净利润-5,590.20万元,同比下降1,015.53%,EPS为-0.38元。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一是行业持续不景气,公司坚定裁撤子公司、缩减规模,沥青业务收入、盈利大幅下滑;二是计提了应收、预付、商誉减值准备合计3167.87万元;三是锂矿因重新规划采矿区域和受扩产及天气影响,产、销量同比下降

坚定推进转型,夯实业绩基础。一是抓紧融达锂业二期建设,预计2014年底可完成,年采选原矿由24万吨提升至105万吨;二是抓紧甘眉工业园区2.2万吨锂盐项目建设,深化锂业产业链布局;三是抓住国家油品改革的契机,利用现有渠道,开辟给地炼厂供应原料和成品销售业务。

业绩拐点在2015年,短期盈利难改善。2015年融达锂业二期项目投产,预计可贡献净利1亿元,加上2015年甘眉工业园氢氧化锂产能逐步投产,锂电产业链的布局将逐渐夯实业绩。但2014年沥青主业继续承压,存在进一步资产减值准备可能(201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仍有2.6亿),且资金紧张、财务压力较大,盈利难改善。

投资建议:维持12个月目标价15.38元,下调评级至“增持-A”。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0.04元、0.95元和1.05元,给予12个月目标价15.38元,下调评级至“增持-A”。

风险提示:1)甲基卡二期项目建设延缓;2)储能设备、电动汽车市场未能爆发;3)经济下滑,工业碳酸锂需求大幅减少

沧州明珠:隔膜产品受认可保持高增长,新产能随市场开拓节奏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裴云鹏 日期:2014-10-31

公司2014年三季报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54亿元,营业成本12.48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2%、10.57%和 10.44%。

锂离子电池隔膜受市场肯定,产品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自2009年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隔膜至今,已经具备量产锂离子电池隔膜2000万平方米/年的能力,成品率达到40-50%,耐高温最高温度达150℃。2014年上半年隔膜产品产量约1200万平方米,较2012-2013年700万平方米、1400万平方米保持了较快增速,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同时表明市场对公司隔膜产品认可度较高。预计4500万平方米的湿法、干法隔膜产能将分别于2015年下半年、2016年投产。目前公司隔膜产品一半以上运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其中向比亚迪的供货量占比较大。

定位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厂商接近40家,其中包括大部分正处于研发阶段和生产调试阶段的公司。目前,国产隔膜孔径收缩法热点平均只能达到130℃,而进口动力电池隔膜的孔径收缩法热点要求达到160℃,隔膜容易发热将降低动力电池安全性。高端的隔膜产品如动力电池隔膜一般对产品的一致性要求很高,除了厚度、面密度、力学性能外,隔膜微孔的分布和尺寸的统一性也很重要,这些指标不同程度影响电池容量、续航能力及电池的批量生产。公司产品向国内一线动力电池厂商批量供货是其产品质量通过严格验证的体现。

先发优势成最大竞争壁垒。从研发到生产线投建再到实现批量销售,一般需要2-4年的时间,目前市场上大多厂商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能实现批量供货的较少。公司2009年开始研发到2012年批量供货,具有一定先发优势。金辉高科、星源材质和格瑞恩也是起步较早的三家,具有量产供货能力。从产能释放和产品价格趋势角度看,未来1-3年是竞争者进入和产能投放的高发阶段。对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如果技术研发和生产调试进程顺利,国产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投放将快于下游行业的增速;同时行业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将日益突显,众多进入者将受到下游厂商对产品质量的筛选。在未来行业产能大量投放后产品单价下降趋势中,公司在客户资源的开发和抢占都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开发周期壁垒,并通过先于竞争对手的良率优化,将在销量和成本上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为0.56、0.64、0.75元,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受下游认可,开工率维持高位,新建产能随客户开发和下游发展速度于明后年跟进并匹配;未来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将与核心管道业务并肩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所以我们给予33倍市盈率及“增持”评级,半年目标价16.58-23.11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