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8 12:05 作者:陈天杰 来源:财股网 浏览量:
发改委17日表示,中国将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力争明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析指出,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成立,包括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的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会,相关个股春播正当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谈及《巴黎协定》的国内落实任务时表示,中国将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力争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去年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取得历史性进展,我国也作出了碳排放国际承诺。1月22日,发改委公布《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公开承诺还是出台相关政策,都在显示中国对推进碳排放交易的决心。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根据供求关系来确定碳排放权价格,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减排市场,达成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的减排目标。
“从全球角度和长远发展来看,在低碳经济道路上,对所有国家来说面临着共同的起跑线,而关键在于在这条道路上的起跑速度。碳减排将是一个争夺新兴碳金融市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专家称。中国必然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表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已经进入倒计时,发改委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去年12月已正式报国务院审议,2016年将加快推进该条例出台,抓紧制定各项配套细则和标准,确保明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运行。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欧盟占比高达92%,而欧盟碳排放总额为全球排放的10%左右。而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金,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交易市场。
根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80亿元;若考虑期货在内,交易额将大幅增加,达600亿至4000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从相关政策可以看出,我国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成立,包括环保节能设备改造和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的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会,市场上的相关个股春播正当时。
布局碳排放权交易概念股
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2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接近100亿吨,有可能占世界排放总量的33%。另一方面,中国又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可提供的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即主流的减排交易项目)占到世界总需求的50%以上。
资料显示,从2011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截至2015年底,共有2000多个企事业单位被纳入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978.7万吨CO2,成交额14.1亿元。仅2015年当年配额成交量为3263.9万吨CO2,成交金额8.36亿元,较2014年同比分别增长112%和51%。
国际排放权交易协会(I.T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Dirk Forrister指出,低碳发展在中国已得到高度的重视,利用市场机制驱动企业绿色投资和采取低碳技术。减排的帽子越紧、价格信号越明显,企业越有动力投资低碳技术。碳金融作为重要工具,在碳交易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将得到确认,中国碳金融市场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成立,包括环保节能设备改造和环保服务、碳排放相关领域以及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的相关行业将获得巨大市场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以碳排放为标的的金融创新潜力大,特别是碳排放为标的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机制,其中包括CCERs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等新兴领域也将面临机遇。
据了解,目前,A股市场上的碳排放概念股主要有:中电远达 (600292)、天科股份(600378)、巨化股份 (600160)、三爱富 (600636)、新联电子(002546)、国电南自 (600268)、置信电气 (600517)、盾安环境 (002011)、天壕环境 (300332)、天顺风能(002531)、旷达科技(002516)和双良节能 (600481)等
国联证券建议,关注如下四类个股投资机会:(1)节能和能耗管理相关标的,通过为耗能建筑和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来分享节能收益,如天壕环境、达华智能(002512)等;(2)核证减排(CCER)相关标的,可以通过出售自己创造的核证减排量CCER来获得额外收入,如具备林业资源的永安林业(000663)、运营风力电站的金风科技(002202)以及光伏电站的爱康科技(002610)等;(3)碳资产管理公司相关标的,可通过从事碳资产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咨询等服务增加收入,如置信电气、中电远达等;(4)交易所相关标的,如深圳能源(000027)、华银电力(600744)等。
个股点将台
中电远达(600292)
公司具备二氧化碳捕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碳交易平台。此外,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三家具有中低放核废料处理牌照的企业之一,也是第一个以EP方式承担核电站离堆核废物处理项目的公司。公司依托山东海阳核电站SRTF项目的实施,初具全过程核环保服务能力,有望在核废物处理领域实现业绩增长。
申万宏源指出,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正逐步建立,中电远达已具备二氧化碳捕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碳交易平台,将最先受益。公司同时建成了国内首个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及液化装置,未来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广发证券则表示,公司原有电力环保业务将保持稳健成长,作为中电投旗下唯一的环保平台,特别是在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后,其有望在核废料处置、城镇污水等领域开始发力,后续国企改革、业务扩张预期强烈。
置信电气(600517)
置信电气是国内最早开始布局碳市场产业的公司;全资子公司置信碳资产研究并发布“置信碳指数”,是我国首个反映碳交易市场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数。分析认为,置信电气长期深耕于碳交易市场,从事低碳领域咨询、开发、交易、投资和教育文化五大类业务,将极大的受益于我国乃至全球的碳交易市场的推进。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公司已签订CCER碳减排项目合同20个,预计共产生碳减排量773万吨,其中归属公司部分为260万吨。假设未来碳价为30元/吨,预计公司碳减排项目在手订单收入近7000万元。同时,公司是国网系统内唯一专业从事碳资产业务的公司,仅考虑碳盘查,国网内部企业有上千家,以12-18万元/次计算,公司可做的碳盘查业务规模上亿。
中泰证券则称,看好置信碳资产公司的三种盈利模式:碳资产盘查:作为国网旗下唯一从事碳资产的公司,利用资源优势可以主要在国网内部开展。一级半市场减排分成:帮项目开发碳减排量,享受的分成,签约期结束后重新进行评估。二级市场代理碳交易:二级市场主要就是代客户做碳相关交易,获取佣金收益,低吸高抛碳赚取差价。
华银电力(600744)
公司为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第二大股东。资料显示,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是全国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主要从事温室气体排放权、污染物排放权和减排量等环境权益登记和交易。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将通过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发布、咨询策划及其他投融资配套服务。
华银电力日前公告称,预计2015年年度经营业绩将实现盈利,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亿元左右,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75亿元。公司表示,2015年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占发电成本50%以上的燃料成本大幅降低,其中因标煤单价与同期相比下降115.66元/吨,影响燃料成本同比降低5.72亿元。同时2015年公司与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关停容量指标买卖协议,实现其他业务利润2.18亿元。
分析指出,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2015年公司收购电力资产的方案顺利完成,成功获得湘潭公司100%股权、张水公司35%股权以及耒阳电厂全部经营性资产,水电等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得到明显提升。随着碳交易市场逐步发展,公司作为深圳排交所参股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财经365( www.caijing365.com )讯,昨日首份银行三级报告出炉, 平安银行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91.53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营业收入798.33亿元,同比下降2.6%。第三季度平安银行则实现净
财经365( www.caijing365.com )讯, 人工智能(AI)的浪潮正汹涌而来,基金+AI也稳步向前。近年来,AI主题概念基金热度提升,近八成产品今年获得正收益,机构对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讯,十九大开幕以来,关于股票市场近期重磅利好政策不断, A股市场 也大受鼓舞。以上海“自由贸易港”为例,消息一经报道,就成为市场关注的最大热点。
对于任志强提出的“是租房还是买房?”这个争议问题, 左晖 如是道出,我们希望推动的事情是租房能成为一种可选的生活方式,未来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租房,三分之二的人
两个多月前,“共和国长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 一汽集团 ”)迎来了新任董事长徐留平,从8月2日正式接任董事长开始,徐留平便对一汽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中国人民 银行 近日公布了2017年9月份金融机构存款数据显示,个人存款一个月回流银行1.04万亿元,整个三季度个人存款回流银行超过近5500亿元,一举扭转了第二季度个人存款净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