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要闻 >

金融业的过度市场化造成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

时间:2017-06-21 12:57 来源:中国证券网 浏览量:

金融业 李礼辉 过度市场化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小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18日在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目前出现的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等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现象,主要源自金融机构风险约束机制不力。

  当前,有专家把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为金融业的过度市场化,也有一些金融从业者认为当前金融监管过于严厉。李礼辉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市场化过度,而是金融市场化的改革还不到位;不是金融监管过度,而是金融监管存在制度短板。李礼辉认为,一来市场运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滞后于市场的扩张速度,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二是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滞后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速度,尚未形成统一的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

  具体而言,第一,市场运行制度的主要缺陷是风险约束不力。在这几年的资产管理市场,投资者要回报,金融机构加链条,类金融机构找出路,可以说过度的商业驱动,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格局,这里很重要是忽视了风险因素,过度加通道、加杠杆、加差价,脱离了资产管理的本能,不可持续。

  第二,金融监管制度的主要缺陷是一致性不足。我国已经形成多样化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提高,信息化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跨机构、跨平台、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和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出现,金融业综合经营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在分业监管体制下,有一些金融监管规章并非依据业务的基本属性统一制定,而是碎片化地分布在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制度中,不同部分监管规章有的时候宽严不一,一致性不足的监管规则和行动,容易产生监管缝隙,导致监管套利,不利于风险的监测和控制,而且也容易导致监管滞后,影响监管时效。

  李礼辉表示,未来需要培育专业化的市场主体,风险约束是重中之重。加强金融监管,整治金融乱象,目的是清理风险,压缩泡沫,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这些都非常必要的,但在操作中,还是应当正确把握方向和节奏,把握分寸。

  他表示, “去杠杆”不是不要杠杆,而是要求金融机构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保持足够的风险拨备覆盖率。重点是按照资产的实际属性和风险状态,记录风险资产,并计算风险权重,防止将事实上的表内资产移到表外,防止把高风险的资产计为低风险的资产。

  其次,清理通道不是不要通道,而是要求通道回归本源,纠正监管逃离,恢复市场秩序和市场活力,导引资金脱虚入实,重点是清理那些监管套利、空转套利的通道,清理那些违反法律的套利,资产要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同时,要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资产,形成差异化,全序列的投资产品线,更好地匹配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收益需求。金融市场应该重塑规范,缩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切实提高金融配置的效率,切实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三是清理风险过程中要有效管控风险,努力减轻调整期的阵痛,注意维持市场流动性基本稳定,特别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避免出现交叉性风险感染,避免出现支付危机,同时也避免过度拉升市场融资的价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