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管理层提出“经济增长有下限”,缓解了此前投资者对经济可能失速的担忧。经济疲软情况下,投资者预期政策天平偏向“稳增长”。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是未来宏观政策的主要取向。
稳增长不会重走全面铺开的老路,而是发挥调结构、促改革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以点代面”维持必要的投资增速,拓展新领域消费大力扩大内需,对外合作促进外贸,将是有效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组合拳”。
将宏观政策趋势投射到股票市场上,沪综指区间震荡,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屡创新高。可以说,“市场先生”对于政策的解读堪称精准。
“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
7月以来,管理层频繁对宏观政策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取向进行表态。如果将6月也纳入到观察范围,可以看到市场对于宏观政策的预期经历了从恐慌到摇摆再到稳定的变化过程。
6月,由于央行在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拆借市场进行了“压力测试”,令投资者担心管理层可能牺牲经济增长而达到调结构、防风险的目的,致使股票市场大跌。7月初首次提出“上下限”之后,投资者和分析人士解读不一,认为管理层对经济失速产生担忧、进而将出台刺激政策者有之,认为管理层不过是安抚情绪、仍会将调结构进行到底者亦有之。而到了目前,市场更倾向于认为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即在经济运行区间下限稳增长,在上限调结构。
与此同时,对于决策层不会出台短期刺激政策拉动GDP增长,市场也存在共识。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从经济动力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和出口应该是稳增长的主要目标,而消费则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并且是新经济增长动力的来源。投资方面,未来决策层不会重走短期刺激、全面铺开的老路,而更多采取有保有压的新方式,高铁、信息设备、棚户区改造、西部开发,是目前最有可能出台刺激投资政策的领域。出口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延续,制造业竞争加剧及贸易摩擦频繁,令出口形势喜忧参半,政策的方向可能是改善对外合作贸易环境,同时鼓励产业升级以提高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竞争力。消费方面则需要大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拓展新领域消费需求。
而这些政策预期和可能出台的措施,也在最近一段时间精确地投射到了股票市场之上。
稳增长是“盾” 沪综指兜底
与稳增长相关度最高的当属上证指数,原因在于该指数的权重成份股大多是与投资或出口相关的周期股,包括金融、地产、资源、制造等行业。如果说,政策为经济“兜底”,那么上证指数将为整个股市“兜底”。
昨日,在汇丰PMI创出11个月新低的消息公布后,上证指数并未受到重创,原因也在于此。因为有了政策保下限的预期,使得经济指标越差,政策预期越好。实际上,如果经济“下限”是GDP增速7.5%,那么二季度很可能就已经“触底”,这将对周期股价格形成支撑。
从结构上来看,基于政策有保有压的共识,股市里的周期板块恐难集体上涨,但依托政策的热点如能形成轮动,就足以支撑指数不出现大幅下跌。
比如,高铁板块近期的活跃就完全是基于投资重启的利好刺激。7月16日高铁投资重启的消息首先传出,当日晋西车轴(行情 股吧 买卖点)、晋亿实业(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铁建(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中国中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南北车等高铁概念股大涨;昨日晚间再次有消息称国务院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如果未来铁路投资相关政策能够进一步落实,高铁板块将成为支撑指数的重要力量。
除了高铁以外,通信设备投资、城镇化与棚户区改造、西部开发等也在“可刺激”的范围内,这也形成了较强的潜在动能以推升指数。
总体来看,稳增长政策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形成了一道经济防线,也将以热点轮动的方式形成一道市场防线。
调结构是“矛” 创业板新高
毋庸置疑,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已经走出了牛市行情,尽管技术分析人士及价值投资者对这一群体存在相当程度的质疑。如何看待创业板指数即将突破历史高点的走势?
符合调结构的政策大方向、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引擎,是创业板走牛的首要原因。如果说稳增长是下限,是盾,那么调整经济结构无疑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的希望,它是矛。而在当前的A股市场中,新兴产业股票集中的创业板恰恰迎合了调结构的方向,创业板的进攻性也由此而生。以年内走势最强的传媒及移动互联为例,这两个行业实际上是决策层拓展信息消费,同时也是相关行业政策以及技术革新的最大受益者。
其次,是投资者行为对成长盛宴的强化。资金与股价已经形成了循环强化的正反馈,起点源于经济疲软和政策导向,趋势形成之后,基本面、估值、逻辑就不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实际上,从创业板成交额的趋势来看,尽管整个市场没有明显增量资金进入,但创业板却在持续吸金,对于该群体来讲,增量资金源源不断。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相信股价上涨的投资者为极少数,其边际资金带来的价格上涨幅度也可能是巨大的。
最后,创业板指数本身具有一定的“幻象”成份。创业板指数的权重是按照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加权(二者权重比2:1),在今年的行情中,由于大市值创业板股票的活跃程度更高,因此指数实际上反映了创业板中最强势股的价格变动。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创业板指数年内累计涨幅为68.56%,而涨幅超过指数的创业板股票只有91只,占比仅三成,并且尚有大约两成的创业板股票年内出现下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资金在炒作创业板股票的过程中,并非完全盲目。
总体来看,创业板持续创出新高,是市场资金在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之下的必然结果,在没有重大预期变化的情况下,这一趋势大概率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