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会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但恐怕难以走出大行情。而所谓的大小盘股票风格转换,看来尚不具备实现的可能。
本周一沪市的成交金额是1127亿元,在两市的成交总额中占了不到40%。而当天深市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成交金额是830亿元,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是460亿元,光这两个板块的成交金额加起来就比沪市要大得多。现在,沪市的流通市值约为13.4万亿元,而深市只有6.7万亿元。简单推算一下,可知沪市的换手率是0.84%,而深市则为2.65%,而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则还要更高一些。分析这样的数据,可以为人们研判后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某种程度上,成交量代表了资金流向。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股市交易在逐步增加,本周二甚至已经达到了3000亿元的水平。而另一方面,这种成交量的分布又非常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深市,并且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前一阶段,这种格局导致了中小板与创业板表现得比较好,而主板,特别是沪市主板,由于资金流入不那么充分,行情就较为平淡。进入本周,沪市成交量也有明显放大,已经连续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市场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于是,我们就面临这样的现实:如果希望股市大盘能够进一步,实际上也就是要让沪市指数有好的表现,那么就需要沪市进一步放量,去年春节前后沪市挑战2400点,日均成交金额就连续多日保持在1500亿元左右的水平。不过,当时深市成交量则只有1000亿元。换言之,那时沪深两市合计的成交金额,与现在差不了太多,只是成交分布不同而已。显然,在不改变现状的条件下,沪市要涨就需要进一步放量,而时下两市要持续达到每天3000亿元以上的交易量,难度很大。那么,能否改变现状,让聚集在深市的成交量分流到沪市去呢?这就意味着市场结构调整了。但是,目前无论是大环境,还是投资氛围,似乎都不支持这种调整。本周二,沪市成交一度突然增加,金融板块上行,在驱动指数快速走高的同时,中小板和创业板回落,显示有资金开始流向沪市。但这种格局仅仅是维持了几分钟,随即就出现了两市同时下跌的格局。好在投资者人气未散,股指很快得到了支撑。只是这以后的走势,沪市已经不再表现得那么强势了,而到收盘时,两市的成交金额分别是1252亿元和1840亿元,深市还是超过沪市近46%。看得出来,虽然由于前期上涨较快,此刻中小板和创业板出现了一定的震荡整理,但就大格局而言,仍然没有出现明显改变,并没有形成“八二”向“二八”的风格转换。或者说,沪市还是没有真正成为此轮行情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