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无论股市、债市还是货币市场都在发生着不寻常的事情。沪深300指数与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指数表现迥然不同,估值体系出现了巨大的分化,主板4-5倍PE和创业板40-50倍PE长期并存;债市在超日债违约的影响下,刚刚展露出的平稳态势不知是否会受到影响;货币市场频繁出现“钱荒”,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超储率一直维持在2%左右的合理水平,但是银行间资金价格则出现了中枢上移。
非常态钱荒的出现,不是由于资金供应紧张,而是来源于旺盛的融资需求,其背后是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方面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的显性化。参考复星集团郭广昌的观点,这折射出了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循环”逐步走到了尽头。
一是“美国居民消费、中国居民生产”的循环,其背后的基础是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和美国的杠杆率水平;二是“中国居民储蓄买房子、地方政府借钱搞基建、开发商借钱盖房子”的循环,其背后的基础是中国房地产(行情 专区)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杠杆率水平。但眼下,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等,维系这两个循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由于两个循环趋于结束,部分高负债率、产能过剩严重的传统行业,例如地产、金融、钢铁(行情 专区)、有色煤炭、航运等等,尽管估值便宜,但受限于行业自身临景气度下行、潜在风险高等原因,仍将在较长时间内缺乏趋势性的投资机会。
如果2014年经济运行平稳,通胀运行偏弱,那么估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在8%左右,比2013年大约下降1.8个百分点。同时,2014年的企业盈利增速可能出现前高后低,这与2013年企业盈利增速高点出现在三季度有非常大的不同。另外,由于通胀中枢大约3%左右,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大幅上升的空间不大,流动性偏紧是趋势,但也有回旋余地。改革红利仍在,市场风险偏好较高。
因而,参考华泰柏瑞的观点认为,2014年仍是结构性行情 ,主题投资也有表现的空间。个股选择方面,周期还是非周期不重要,风格是大还是小也不重要,而业绩能否符合预期才是最重要,投资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精选个股、挖掘机会,做到去芜存菁。
有条投资线索将比任何时期都值得关注:改革。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回望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以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的农村和城市改革;第二次是以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市场化改革,而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成为又一次改革机遇期的起点。具体而言,可在具有国企背景的低估值价值股中寻找可能释放改革红利的公司,或是挖掘垄断性行业改革所释放出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