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家主要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面层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型的面层材料的企业,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延江股份”)在报告期内(2014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6955万元、46469.38万元和59925.96万元,净利润分别达到4286.46万元、6491.20万元和8980.39万元,营收和净利润呈现出双双增长的喜人态势。
延江股份的IPO审请于近日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招股书披露,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A股在创业板上市,计划募集4.34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2000吨打孔无纺布项目。
然而,就是这看似喜人的经营业绩表现背后,实则问题并不少,不仅存在着大量库存产成品去向不明,且购销关系上也有较大的异常之处。
库存数据异常
在延江股份最新版招股书中,公司分别披露了主要产品打孔无纺布、PE打孔膜、无纺布腰贴、热风无纺布和复合膜的产销情况。其中,打孔无纺布在报告期内销售金额占其主营收入的67%以上,而PE打扎膜占比也在22%以上。主营产品的产销数据显示,各类产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产销率均是低于100%的,特别是销售占比占绝对位置的打孔无纺布也仅在2016年产销率才达到102.44%,PE打孔膜产销率也在2015年达到100.1%。正因细分产品的产销率在多数情况下低于100%,意味着在公司库存中,除了原材料和在产品外,也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商品或者发出商品存在。
招股书披露,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延江股份存货构成中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各期末存货中的合计金额分别为2251.35万元、2875.50万元、2726.80万元和2935.28万元,报告期内(2014年~2016年)分别比上年末增加了624.15万元、减少148.70万元和增加了208.48万元。表面上看,存货数据的增减与其它正常经营的企业一样并无多少异常之处,但《红周刊》记者在仔细测算其各细分产品的产销数据后,发现该公司存货中产成品的金额增减情况却存在异常。
以核心主打产品打孔无纺布的产销情况为例,该产品在2016年是供不应求的,当年一共生产出12393.53吨打孔无纺布,卖出了12696.19吨,销量大于产量302.66吨,这意味着,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必然要销售出一定的以往年份库存。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打孔无纺布单位成本及其构成信息来看,2016年生产一吨打孔无纺布需要2万元的成本(延江股份公布了细分产品报告期内每年的单位成本情况),因此,2016年的旺销必然会导致公司当年库存减少605.32万元。同样的推理,在打孔无纺布产出大于销售的2014年和2015年,则库存产成品将分别增加756.04万元和109.98万元。
以此类推,我们对延江股份主营产品中各细分产品分别进行了测算,计算出各细分产品的库存产成品的具体增减情况(如表2),整体核算这些细分产品库存增减,我们发现,延江股份库存产成品(包括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在报告期内分别增加了1569.46万元、18.71万元和74.68万元。显然,这个推导出库存变化结果与招股书披露的产成品变化数据是有明显差异的。
其中,招股书所披露的2014年度库存商品增加额比《红周刊》记者根据招股书披露的成本数据测算出的增加额要少945.31万元,2015年要少167.41万元,而到了2016年,则又多出了133.80万元。问题在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库存数值出现了偏差呢?
采购金额和现金流量不匹配
除库存方面存在疑点外,记者发现延江股份的采购情况也不容乐观。
仍以2016年的经营情况为例(如表3),当年延江股份原材料总采购额是30606.15万元,考虑到17%增值税因素影响,其含税采购总额为35809.2万元,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2016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为38822.61万元,两项数据对比,公司现金支出比含税采购总额要多出3013.41万元,从财务勾稽关系看,这势必对应着资产负债表上应付款项的减少,或者预付款项的增加。
2016年,延江股份的应付票据余额相较2015年末没有变化,均为1400万元,而应付账款余额虽有变化,但相较2015年末2625.02万元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增加了1542.03万元,达4167.05万元,而如此一来,使得原本就存在的差额进一步增大至4555.44万元。那么,是不是公司提前支付了采购款,使得预付款项有大幅增加呢?
招股书披露,延江股份2016年的预付款项为286.4万元,2015年末的预付款项为475.9万元,2016年末的预付款项余额相较2015年不但没有出现增加,相反还减少了189.5万元。预付账款的进一步减少,使得现金支付与原材料总采购(含税)之间差额又进一步扩大,这就更让人奇怪了。
进一步核算2014年度和2015年度数据,同样可以发现,公司现金支出与采购总额(含税)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异常之处。在这两个年份中,采购总额(含税)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分别减少了3138.79万元和2553.13万元,而这个差额同样也未得到经营性负债和预付款项数据的支撑。在差额原本就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经营性负债不仅没有出现减少,相反还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41.73万元和1576.2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数年出现以采购的名义对外支付大量现金,而这些现金既没有用于当年的采购项目,也没有用于偿还以前年度形成的经营性负债,那么这些巨额资金又究竟流向了何处?
数千万元营业收入不知从何而来
除了前述的库存数据异常,现金支付与采购总额之间存在明显不匹配外,记者还发现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多达数千万元的营业收入既没有形成现金流量,也没有形成应收款项,不知道从何而来?
2016年,延江股份的营业收入是59925.96万元,以其适用的17%增值税税率调整之后,含税数据为70113.37万元(如表4)。从财务勾稽关系看,这意味着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必然有相应的现金,或相应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与之对应。
从现金流量表来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1899.45万元,相较含税营收70113.37万元相差了8213.92万元,这意味着在资产负债表中将有相应金额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呈现。然而,记者发现招股书中显示的该公司在2016年的应收票据为107.28万元、应收账款为17079.99万元,合计数仅比2015年末合计数增加了3697.64万元。而与此同时,2016年的预收款项也仅为120.14万元,相比2015年末只增加了15.80万元。从整体核算结果看,2016年公司有4500多元的营收既没有现金流量的支撑,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应收款项增加和预收款项大幅减少,不知是从何而来?
同样的逻辑,我们推算2014年和2015年营收情况,在那两年中,含税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应收款项、预收款项之间同样也存在2632.74万元和2744.37万元资金缺口问题。
整个报告期内,连续几年都出现多达几千万元的营业收入不知从何而来的现象,这实在让人质疑,而营收数据的不正常又恰好呼应了前面探讨的库存数据和购销数据异常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