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最新的基金变更注册核准进度公示,截止今年上半年,申请变更注册的基金数量为104只,是去年同期的3.25倍。其中,基金转型正呈几大明显趋势,转型方式也出现新特征。不过,对于转型后基金是否会实现完美的华丽转身,市场尚存争议。
转型出现新特征
近日,有媒体报道揭示了目前转型基金的四种情况:1、债券型基金转型为定期开放发起式基金;2、冷门指数基金转型为热门指数基金;3、冷门主题基金转型为热门主题基金;4、迷你基金转型为混合型基金。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分析:“这些情况主要是从结果来看的。如果从前端来看,转型基金主要集中在保本基金、分级基金、疑似委外基金、迷你基金四个类别,其中,第二、第三与第四有一些交集。”
政策调整是公募基金谋求转型的原因之一。随着《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的落地,存量保本基金的“转型潮”便进入了倒计时。统计发现,至今年年底,将有21只保本基金迎来最近一个保本周期的结束,届时,这些保本基金或根据法规变更为“避险策略基金”,或干脆转型成其他基金,甚至可以直接选择清盘。
同样被迫转型的还有分级基金。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的《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5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规,投资者要开通分级基金权限,必须满足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的要求。自新规实施以来,分级基金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一投资者曾经热衷套利的品种转向交投萎缩及规模萎缩。
随之,一些产品选择申请转型。7月12日至8月11日,是国金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转型的投票时间,其召开持有人大会,投票表决产品转型为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截至二季度末,国金沪深300指数分级规模为2.05亿元。上半年,已有10只分级基金申请转型,并获得证监会受理。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迷你基金扩容和清盘,大基金规模不断缩水,分级基金终将成为小众化产品,成为风险偏好较高的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工具。此外,近年来机构定制产品频繁发行,随着金融去杠杆化的推行,单一机构委外资金的撤出,委外定制基金的后续情况成为不少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在行业人士看来,一般而言,基金公司如果不想清盘,就得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