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去年来开始发力权益投资的小型公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创新、求变并不容易。虽然近年来,股东和管理层都有意把公司发展重心从专户业务转到公募上,但由于股权激励几经折腾,迟迟落不了地,人员流失严重,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股东也有股东的考虑,业务创新、产品创新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未来是否能产生收益尚未可知,而付出的代价往往很高。”
他说:“今年公司换了新的领导,还新挖了一位投资总监,也陆续招了几个权益类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等,另外,听说管理层也在考虑事业部制,落实各项激励等,快的话可能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实行。公司上下都比较期待,希望能顺利走上正轨。”
另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此前一直没有发展权益类投资,主要是因为公司成立之初想通过固定收益尽快做大规模,使得公司尽快盈利。“权益团队多贵啊,成本那么高,公司规模小的时候投入不到位,也很难做好,所以,等公司规模大一些了,手里有钱了,再来做权益。”
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说,虽然公司一直有意发力权益投资,但投研人员并不好招。“小基金公司待遇、激励和平台等跟大公司没法比,一些资历较深、中长期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不会考虑这样的工作机会,而较为年轻的基金经理实际经验不多,震荡市里也很难赚钱。”
该人士表示,“今年公司旗下有权益类产品业绩相对突出,但体现在申购量上并不明显。”在他看来,这一方面和公司品牌尚未深入人心有关,另外中长期业绩是否稳健也是投资者买基金时的重要考量。
“小基金公司就是这样,没有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随着当前行业监管趋严,创新业务也越来越难做,即便有合适公司发展的新业务点,但要没有股东的大力支持和过硬实力,也很难和别人竞争。”该人士感慨道,“现在小公司发展弯道超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只能边走边看。”
不过,也有相对乐观的观点。丁玥认为,以固收投资的“基因”去发展权益类投资,也能产生自身的特色。“从公司风格来说,我们具有绝对收益的‘基因’,在做权益类产品的时候,我们对于产品的要求也是回撤小、风险低、力争能够产生绝对收益,这是我们的投资‘基因’,也是我们的投资风格。”
以上就是关于公募:多公司发力权益投资 创新求变不容易的相关资讯,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基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