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增市场降温,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四成。同时,定增“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多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定增市场红利已大幅收窄,相关产品发行困难,打算收缩战线。未来定增不可能大规模投资,要精选标的。
定增市场趋冷 私募收缩战线
定增市场整体趋冷。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共有161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较去年同期的289家下降44.29%;实际募集资金3171.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81.94亿元下降48.7%。
同时,定增“价格倒挂”现象严重,2016年至今,共实施958份定增方案,其中823份尚未解禁。根据最新收盘价计算,有310份方案的股价低于发行价,占比将近四成,有40份方案比发行价跌幅超过30%。
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不好,原先积极做定增的私募机构今年打算收缩战线。北京某百亿级私募去年发了8、9只定增产品,金额达到十几亿元,今年只打算发1、2只。该公司总经理表示,定增市场红利已大幅收窄,因为政策、市场等因素,定增策略可能受到抑制。今年主要做定增的持续跟踪和投后管理。
北京某家以定增为特色的大型私募的投资经理也告诉记者,今年定增产品发行相当困难,他们比较谨慎,基本上没怎么投项目。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IPO速度快,定增审批速度明显下降,市场有效供给比较低。虽然去年定增基数大,今年规模可能还会比较大,但定增的快速增长势头已经被遏制;另一方面,定增这两年赚钱效应在下降,底价制定得较高,差价大的项目不多,竞争很激烈。该投资经理表示,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杠杆较高的定增产品不能做了,导致他们产品比较难卖。“我们有两个杠杆1:3的产品,通道方要求去年底投完。现在手里有平层不带结构化的资金,杠杆不高,有些风险偏好度较高的大客户不愿意做。”
上海鼎锋资产定增事业部投资总监陈鑫说,鼎锋在2016年下半年就表示,定增新规出来后重点引导三个方向,包括市价发行、控制发行规模和发行频率,对定增市场会有影响。“今年定增折价率收窄对我们影响并不明显,我们投资时不单单看折价率,更关注标的的绝对估值和市场位置,综合测算项目的安全边际。今年投资策略上坚持基于足够的安全边际、精选项目、精品化投后管理、赚取企业成长α收益的策略。”
未来风险与机会并存
私募改变定增策略
今年2月,证监会就《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部分条文进行修订,要求再融资以发行期的首日为定价基准日,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等。
鼎锋资产陈鑫认为,新规下,一年期现金定增的折价空间被限定,平均折价率呈下降趋势,大大降低以赚市场平均折价率和管理费为主策略(对基本面研究的要求相对较低)的资金的参与热情。但投研能力较强、精选个股、赚取企业成长的α收益为主策略的投资人就更受市场资金的青睐;同时,今年随着供求关系逐渐改善,对于注重安全边际的投资人来说更有机会拿到项目;再者,三年期锁价发行调改为市价发行会把一些优质的项目挤出,调整为一年期方案,加之监管机构对定增和重组的严格筛查,都会增加优质项目的供给数。
但他也提示,二级市场处于震荡格局,β端可能会有系统性风险。定增发行批文下发速度缓慢,影响到项目供求关系,也会对一些资金面紧张的上市公司造成财务、业务上的压力;重组方面,监管趋严,一些实施定增的上市公司后续的外延收购可能会面临政策风险。
陈鑫告诉记者,鼎锋今年计划覆盖约40个项目,重点关注TMT、消费、医药、高端装备、清洁能源等行业。“在标的的选择上,自上而下选择重点行业和自下而上选择成长股相结合,关注估值水平,回避周期和热点。
前述北京大型私募投资经理也表示,他们对基本面要求更高,寻找有真实业绩、估值合理、存在长期逻辑的标的;同时,要求公司有一定体量,过去超额收益来自小市值公司,主要是因为资本运作灵活。但现在IPO节奏较快,很多公司不愿意借壳,小公司资产重组难,机会不大。定增折价空间虽然短期还存在,但会越来越少,差不多都是市价发行,所以未来项目也不好拿。
前述北京百亿私募总经理表示,这种环境下,不会像过去那样大规模投项目,会更加精选标的。“我们的定增跟在二级市场选股票一样,都是出于更长时间的考虑。定增覆盖的行业都是投研团队一致看好的,如环保、PPP、化工、建筑、装饰、交通等,我们在做持续的研究,投资过程也需要投委会审慎决策,反复讨论,目前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