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3年的品今资管,自创立以来屡屡获得业界关注:一方面是它的业绩突出,资产管理规模庞大,另一方面是它创新的业务模式也引人注目。短短4年时间,品今资管旗下管理产品的总规模已超过30亿,在私募行业中位居前列;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刘晓冬别具一格,坚持期货主观趋势策略,凭借优秀的业绩更是获得私募排排网颁发的“2016年度中国最佳管理期货策略私募基金管理人”奖项。
在量化投资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以主观趋势策略穿越资本迷雾,在动荡的市场中游刃有余地生存?如何应对各种突发黑天鹅事件并且可以保持稳定的收益?不妨来听听品今资管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刘晓冬背后的精彩故事。
股票期货双杀的“公募派”第一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每一个看似辉煌的成功的背后,无不是由一系列的失败和痛苦的教训换来的。跟多数私募大佬一样,刘晓冬的投资经历,也是一部心酸的痛苦血泪史。
2003年,毕业不久的刘晓冬进入一个小投资公司开始做交易。初涉期货市场的他,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彼时的期货市场,行情暴涨和暴跌是常态,一年赚十倍是很容易的事,虽然第二年不可避免地又赔回去。但刚进场的刘晓冬,看到的却只是市场的赚钱效应。
和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一开始的做法一样,年少轻狂的刘晓冬做的全是日内的短线交易,沉迷于追涨杀跌之中不可自拔。做着做着,刘晓冬发现本金越来越少,输红眼的他得出一个结论:杠杆还不够!于是他一转身又去炒外汇。在100倍的杠杆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晓冬就把本金赔了个精光。
“人生总是有起伏的,一开始我比较冒进,冒进的结果就是两个月就把本金赔光了,这是第一步;那第二步就是盲目的去追求稳健了。2005年底,A股市场大概1200多点的时候,我是看空股市的,结果股市一路涨到2007年,大概到6124点,最后又跌到1600多点,终于证明我对了,股市大跌了,但实际上我是从2005年就开始看空,这个就过于稳健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冒进时满仓踏空,谨慎时又错失良机。从表面、局部看,市场交易的成败,好像是一些偶然的事情、运气在起作用。但是,投资不是投机,痛定思痛之后,刘晓冬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当时的他,基本功确实还不够扎实,才会一次次被市场“愚弄”。投资没有捷径可走,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转投正规军,踏踏实实学好投资。
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投资梦想,刘晓冬先后就职于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从头开始做行业研究,做上市公司研究,做实地调研写报告,锻炼自己的基础科研能力。
“其实从我过去的经验来看的话,我是在公募、私募、券商都做过,做过卖方研究,也做过买方投资,做过股票,也做过期货,现在市场上像我做得这么混杂的私募还真不多。其实如果有人问我,你是草根派,还是券商派,还是公募派?其实我也是草根,也做过券商,也做过公募,但别人如果问的话,我更愿意说是公募派,为什么呢?因为从公募基金出来还做期货的,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笑)”
思维转换,牛市玩股票,熊市玩期货
2014年,刘晓冬受邀加入品今资管,先后任投资总监、副总经理,负责整个投研团队的搭建以及证券投资业务。
“一开始品今也是以做股票为主,运气比较好,2014年开始做股票,遇到一个牛市。也许不好的事是15年又遇到了一个熊市,所以人生也是有起有落。”
2016年,刘晓冬觉得从整个市场来看,暂时还看不到牛市的迹象,苦苦思索之中,他又眼光瞄向了期货市场。于是,2016年品今进一步推广了业务布局,把期货市场纳入投资范围。也许是运气,但更多的是眼光和实力。靠着这次思维转换,刘晓冬打了一场漂亮仗。
“当时一方面是A股的确是没什么机会,另外一方面,其实期货已经跌了大概有两年了,但是A股从15年底到16年初开始就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时就有一个落差,相当于经济已经企稳了,但实际上期货还没有太企稳,所以我们就判断可以进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不一定说一定有大机会,但就算没有机会也没有问题,因为期货它是一个长期可以盈利的市场,多空都可以做。从最后来看结果还不错,2016年也是有50%多的收益,回撤也很低,只有6%的回撤,这是非常低的,当然也拿了私募排排网颁发的奖项,还是比较幸运的。”
强强联合,建立“相对优势”
要保持持久稳定的盈利,便要不断努力和找寻新的思维和“相对优势”。牛市投股票,熊市投期货,便是刘晓冬和品今资管的“相对优势”。
“从过去几年来看,我个人觉得有些年份是股票市场有机会,而有些年份则是期货市场有机会。股票和期货市场都没机会的年份其实也有,但很少,过去十年也就只有11年和12年那两年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十年的维度里面,如果有八年是有机会的,而且这八年里面的盈利复合起来还不错,另外两年只要把回撤控制好,甚至不去做交易,总的十年收益累计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基于这样的一种思维,品今资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投资理念——做一个全策略的投资公司,用丰富的策略来涵盖市场所有可能出现的趋势性机会,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我们的策略包括股票多头、包括量化对冲、包括期货,未来我们还研发了宏观策略。在宏观策略里面,一个产品可以同时做股票和期货,在股票市场有机会时就多做股票,在期货上有机会,尤其是趋势出来的话就做多期货,同时我们会每半年做一次调整,调整期货和股票账户里的资金比例。国内做宏观策略的其实比重很低,国外基本上对冲基金都是以宏观策略为主,所以我觉得这一个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样的一种策略,听上去很美,但难点就在于基金经理必须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都能玩得转,才能确保产品的盈利性,这是最难的。
“宏观策略的难点在于什么呢?需要有做期货做得好的人,也需要有做股票做得好的人。人员配置方面,我们现在也是在逐步的丰富。我们请到了仇彦英先生,也就是原来凯石资本的合伙人,以后由他来负责股票投资策略,我这块主要负责期货策略,他强在股票我强在期货,刚好能够互相配合。那我们结合的话,基本上就能把宏观策略团队做起来了,也能够把这个产品做好。”
坚持主观趋势,谨防绞杀量化的“黑天鹅”事件
近年来,“量化投资”成为私募圈最火的关键词之一,大批私募纷纷涌向量化投资,最直接的表现便是2016年量化基金的发行量明显高于主观交易基金。虽然量化投资势不可挡,刘晓冬依旧选择做一只坚守主观趋势策略的“独角兽”,不为量化投资所动摇。
“主观跟量化这两个策略的比较,可能是很多投资者很关心的问题。的确,主观期货在趋势来的时候,即市场出现大涨或大跌的时候,它的业绩一般都会比量化好一些;而量化的好处就在于它的回撤比较低,收益虽然没有期货高,但也还过得去,比较稳健。从理念上来看的话,我们还是坚持做主观趋势,而并不是说像市场那样流行量化。具体原因就在于,我们觉得主观趋势在趋势来临的时候盈利性会更好一点,虽然回撤可能比量化稍微大一点点,但其实它的盈利和回撤比远远要高于量化。”
对于投资者在主观跟量化投资之间的选择,刘晓冬认为不必过于纠结,做好资产配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把主观和量化拿来做一个横向比较我觉得是没有意义的,我是一直建议投资者要去做资产配置,不能说都去买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但是全买低收益低风险的可能也不行,因为你还是需要有较高的一个回报。所以投资者要清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是要承受一些风险获得高收益,还是说需要一个低风险的稳定收益,确定以后直接做个配置就好。”
除此之外,对于市场上量化策略的比重越来越高的现象,刘晓冬也表现出一丝隐忧。
“2016年其实市场有很多的黑天鹅,但主要是都是在海外市场,2017年国内市场会不会有黑天鹅呢?肯定会有,但是是什么因素呢?我觉得海外市场的因素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基本上大家都已经关注到了,即使有黑天鹅出现那也不叫黑天鹅了。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在量化领域会出现类似于双11的行情。随着量化策略、智能投顾的发展,量化策略的比重是越来越高的。但量化策略有一个劣势,就是灵活性不够。举个例子,假设我设定止损线是5%,那跌到5%是一定会止损的,没有任何悬念,程序会自动执行。针对这种策略,如果有人开发一些所谓的‘绞杀量化策略’的策略出来,这个会引发市场一个震动,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比如在一个指标向好的时候,突然有一笔资金把价格拉到的量化止损点,那量化策略就会系统性地出现大量止损单,这时候对手盘再平仓,收益会很高,但这对于量化策略来说就是一个绞杀,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就是股价大幅波动的一个黑天鹅。所以我觉得这种事情未来可能会出现,投资者要注意一下,防止出现类似去年双11的行情。”
2017年A股牛市很难,投资机会更多在于期货
对于今年市场的投资机会以及布局,刘晓冬表示,A股市场今年很难有大的牛市,他更多是还是倾向于期货市场。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反映茅台太贵了,各种股票都太贵了,不知道买什么。出现这个问题,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经济见底了,这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差,盈利能力最差的时候估值自然就贵,盈利能力好的时候,估值自然就便宜了;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就是真的贵了。我觉得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我偏向于第二种,因为现在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金融的政策上来讲,都是向下压,就是以稳为主的一个政策,所以今年我觉得要有大的牛市很难,但是有大熊市也不太容易,所以我们判断今年还是一个以3100点作为中枢波动的行情,所以我觉得今年来说机会更多的还是在于期货,甚至期权都可以考虑。”
对于今年以来一路红火的海外市场,刘晓冬也有一些不同看法。
“今年以来海外市场表现一直不错,美股还有港股涨得都还不错。但是我觉得从长期来看,最好的机会还是在A股。为什么呢?一个是A股已经跌得够多了,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的确是全世界最快的,所以我觉得在人民币贬值因素消除以后,投资者应该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A股里面去,而不是在海外去追那些已经出现一定泡沫的美股。至于港股的话,其实大部分跟A股里的红筹股差不多。港股里一些优质的、国内没有的公司,倒是可以去关注并长期持有,其他的公司我觉得并没有比A股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虽然估值便宜,单它一直就贵不起来,而且如果你要是不小心踩到地雷也很麻烦。虽然我们说国内的A股坑很多坑很大,但海外市场的坑可能更多、更大。我可以跟投资者说一句话,就是一个新的领域,一个你没接触过的、机会比较多的领域,一般是坑最多的领域。”
期货市场是一个屠宰场,非专业的散户不要进场
交易技巧和知识可以学习,市场经验可以累积,投资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成熟的心理并能迅速地付诸行动,这却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追求、领悟过程。
从业十四载,经历过期货市场大起大落,如今的刘晓冬操作手法也日渐成熟,不再追求盲目的追涨杀跌,而且学会了耐心等待,趋势为王。
“做过十年以上期货主观趋势的,基本上跟我的理念都差不多了,因为做期货时间长了以后,都会养成一个看长周期的理念。一旦你的体系成功了以后,再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你是可以达到稳定盈利的,所以为什么我觉得期货市场好呢?就是因为你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基本上就可以在市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当然前期是你得受过很多痛苦和折磨,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中国,究竟是做股票难还是做期货难?刘晓冬表示,与股票市场相比,期货市场制度比较灵活,但期货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会容易一些,非专业的散户最好不要进场。
“做股票难还是做期货难,这其实是跟交易制度相关的问题。股票你要是能做空的话,其实也不难,关键是中国的A股市场只能做多,而且还必须是T+1的,这跟期货不一样,期货是双向还加杠杆还T+0,所以期货更灵活一点。但并不是说更灵活就更好挣钱,更灵活的制度下,必须加上更好的专业性才能挣钱,否则你做反了不也是一样亏钱吗?有人说期货市场是一个屠宰场,专门屠宰散户的一个屠宰场。虽然现在散户的专业能力也越来越强,但在机构面前,散户实际上的确是偏弱势的。所以总结起来,还是说期货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会容易一些,对散户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噩梦了。”
当问及对投资者有何建议,刘晓冬给出了两条建议。
“第一点就是控制好回撤,大盘涨五倍涨一倍都没关系,那大盘跌得多的时候你千万不能跟着跌这么多。回撤控制好了,只要有机会,那盈利是早晚的事;第二点就是要从长期来看,如果你是做基本面分析的,那你就完全看价值股就可以了,把资金量和仓位控制住,中间涨跌幅就不用看了,长期持有,留给你的儿子、孙子都可以;如果你是做技术分析的话,股票只要看到周线级别,期货只要看到日线级别,就别再往下看了。还是那句话,你得从一个大的趋势来看,不用太在意每天的波动。学会仓位控制,安心持股,你就能够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