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 公募 / 私募 / 理财 信托 / 排行 > 2012年继续维持之前的政策力度

2012年继续维持之前的政策力度

2017-05-26 16:57  来源:证券日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日报

1月7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要继续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在6月底前实现40个主要城市的联网。一直难以推出的房地产信息联网要在短短半年内成功,覆盖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以及房价过高的热点城市,显然是为精准调控、抑制在全国范围内炒房做基础铺垫。截至1月7日,2011年开始限购的46个城市,全部在2012年继续维持之前的政策力度。据此,叶檀认为,放松首套房贷决不意味着调控政策的放松,相反,意味着调控政策的长期化,有关方面希望化解房地产调控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免调控半途而废。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上,央行提出将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并提出“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几乎同时,各地对于首套房贷款回复基准利率甚至出现优惠的消息不断传出。主流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是信贷资源有保有压的具体体现,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信贷的全面松动。

首套刚需房贷恢复优惠

事实上,2011年部分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或1.05倍,据记者去年进行的多次调查,北京市的各银行即使调高了利率,“额度”仍然不宽裕,实际基本并未放款,只是告知客户需要“排队”。但从今年开始,多数银行将首套房利率调整至基准利率。记者询问的多家国内商业银行人士表示,首套房贷确实已经开始执行基准利率,但没有其他优惠。

“年初额度比较宽裕,又赶上政策支持,目前得到的通知是对于首套房贷款可以回归基准利率。虽然我们网点目前还没有开始放款,但我知道其他网点确实已经开始了。”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另据调查,部分银行对于首套房房贷客户的利率优惠可以达到8.5折,经调查一些外资银行对于部分认定的优质客户首套房贷款可以优惠,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以打九折。

事实上,央行是继住建部之后再次释放满足首套房贷需求的信号,这也使市场对于首套房利率放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

根据某房地产网站关于民众对央行提出的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并不乐观,高达60%的人认为对目前的高房价没有压制效果,29%的人认为对自己买房没有什么帮助,只有9%左右的人认为是时候入手,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但有房地产专家认为,在目前房价已有明显回落,积蓄已久的购房需求亟待释放的情况下,信贷政策向首次购房人群的倾斜,有助于购房需求的释放,成交量也将逐步回暖,今年二三月份在全国多个城市或将有望迎来楼市小阳春。

开发贷仍然较紧

虽然首套房贷确实出现松动,但据记者从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两方面了解到的信息表明,房地产开发贷仍然额度紧张,且主要集中于保障房领域。

“现在资金确实紧张,大家普遍采用先走量,看回笼资金不够,再走点价,不行的话再放量,这样的循环形式。换句生动点的话说,现在大家都在‘扛着’。但是现在我们公司都感觉资金紧张,中小型的企业肯定受不了。实际上,现在大公司都已经在通过信托、房地产基金等形式筹集资金,准备今年下半年开始并购小公司了。”某知名房地产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

“开发贷这块,我们一向谨慎,根据政策导向,我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保障房、廉租房。据我了解,房地产开发贷即使有,也数额不大,且采用的是银团贷款的形式。”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

房贷调控长期化

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认为,抑制投机投资性需要是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前提,采取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房建设和管理,是房地产市场着陆的垫子。各地鼓励刚性需求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在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同时,鼓励刚性需求、建设保障房成为确保房地产软着陆的抓手。

而对各地纷纷出台的维护刚需的措施,叶檀认为,此举显示决策层要保证房地产业“软着陆”的思路:“既要稳定房价,又要保持房地产的安全交易量,避免钢铁、水泥、家电、有色金属等行业被房地产市场拖下水,让房地产拖垮了整体经济。”

叶檀的说法得到了记者从某开发商处得到的消息的印证。该人士表示:“实际上,去年我们已经得到这样的消息,调控政策肯定今年不会改变,但会有‘开口’。这也与多家公司判断一致,因为毕竟房地产占GDP比重接近20%,与装备制造业一样地位稳固,短期内被新行业取代的可能性不大,国家调控应该是长期过程。”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