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副省级城市系列研究,将目光转向那些并没有被太多关注,甚至略有些被“遗忘”的城市,寻找他们的发展潜力,正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首先将从15个副省级城市中,挑选出此前没有写过的城市,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其发展状况:
一是高铁、地铁和轻轨的交通运输规划,交通便利程度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二是人口的流入,包括回流的幅度和外来人口、务工人员占比。
三是教育资源是否充分。
四是财富状况,包括本外币存款和消费能力。
五是GDP增长速度。
08
武汉
第一次去武汉的人,恐怕对这座城市印象不会很好。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黑乎乎的热干面、很多人说话嗓门都很大。热闹的“过早”简直是一场全城狂欢,与广州这样的慢节奏城市不同,彪悍的武汉人民选择或端着热干面,或拿着面窝烧梅,或揣着豆皮煎包匆匆忙忙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从早餐的习惯就可以看出,武汉的特点是“快”,与广东早茶文化一喝喝一上午完全不同,原因在于早茶的兴起是建立在商业贸易基础上的,其附带了社交、商业、甚至休闲娱乐的多重属性,生意还得慢慢谈,武汉的“过早文化”则起源于蓝领工人,尤其是码头文化,主要需求是速战速决,更要高热量重油重盐,工人们吃饭哪来的慢条斯理,分分钟解决早餐。两座城市的生态、产业结构和文化氛围完全不同,一个是市民文化,一个是蓝领文化与商业文化。
武汉的快文化体现在挖路、吃饭、说话等各个方面,GDP增长也快,满城挖了以后,曾经是满城赌车。整个湖北的城市集中在武汉,致力于打造昔日“大武汉”的商业荣光。2015和2016年,武汉的GDP分别位于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和第四,增速略有下滑,从2015年的8.8%下降至7.8%,排名也从第四降至第八。
作为传统的工业大市,武汉拥有一大批国企,比如武钢、东风汽车、武汉铁路局和武汉烟草等,一直是当地经济支柱。数据显示,2012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2%,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1.9%,分别比宁波、长沙、成都、杭州这四个城市低38.8%、20%、17.1%和11.6%。而上述沿海城市中,民企已逐渐开始转向科技创新。以江苏为例,近三年54%GDP由民营企业贡献,超过70%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全省三分之二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是在民营企业。武汉国强民不富的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对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形成制约。
武汉民企无法快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快速流失。武汉高校数量和大学生人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但留在当地就业的学生数量,与庞大的学生数相比却不成比例。根据《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截止至2014年9月1日,该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07%,国内升学占比50.34%,协议就业3094人,占比40.15%。协议就业的3094人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为东部地区,其中977人前往广东就业,占总人数31.58%,东部各省就业总人数1800人,而在湖北就业的仅有721人,占比为23.3%。
毕业生不愿留在当地,一方面是因为专业与企业不对口,另一方面是缺乏互联网和中高端企业,对毕业生吸引力较小。
人才流失快,就导致产业结构快不起来。武汉的经济过于依赖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新兴领域、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相对不足。近年钢铁产能过剩,去产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汽车行业热度也在下降,武汉急需在优势领域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中国企业联合会与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14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武汉仅6家上榜。而工商联的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武汉仅有9家。如果按营业收入,武汉仅有一家企业进入前100。
另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转化率也不容乐观,武汉2013年科技工作者报告显示,近20%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77%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产品。调查指出,超过半数科技人员在转化过程中,没有获得任何收益;有收益人群主要来自于奖金,金额不大。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管理中,关键是如何促使知识产权流转,以及审批程序是否繁琐,现实中专利更新换代效性极高,等所有流程走完,产品出现,可能已经落后了,使学者和企业错过了机会。
实际上,武汉的高校为全国互联网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比如武大、华科走出了雷军、张小龙等互联网企业人才,可从全国范围来看,武汉自身却很少有知名互联网企业,除了比较著名的斗鱼、简寻和木仓科技等互联网公司,其他科技公司基本都处于初创阶段,著名二次元弹幕网站AcFun,在武汉起家却最终迁往北京。
在知乎上的“为什么武汉留不住人才?”问题下,有回答者认为,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教育中心,国家在此开办一系列大学,起到的是为华中地区培养人才的责任。国家把大家请到武汉来读书,不是为了让大家建设武汉的,是为了让大家建设祖国的。大家都留在武汉,别的地方还怎么搞教育、农业、医学、财政、地质、测绘、水利、建材、汽车、船舶?要是大家都来了武汉就不想走,那国家就麻烦了。怎么逼大家走呢?把工资弄调低一点,把房价弄高一点,把工作弄得难找一点。市场总要出清,价格是最好的供需调节器。如果武汉的天气更好,城市更干净,武汉人民更文明,武汉房子就会更贵,工资就会更低。不然的话,武汉那100万大学生最后去哪里?最后,这位同学强调,作为一个武汉人,自己都被迫背井离乡搬砖了,都是泪。
(到角落抱紧我寄己)
现在,眼泪已经少多了。武汉光谷是块不错的创新园地,在全国范围内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从最初4平方公里的科技成果转化园区,扩大到占地面积512平方公里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最初光通信产业领域的探索者,到如今激光器、面板、存储器芯片集群的国家队,生物产业链的打造如火如荼。
为了留住毕业生,武汉有宽松的落户政策,根据新政策,毕业2年内在武汉市就(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落户,可不受单位所在区域限制,在本人有房屋产权的居住地、单位集体户、亲朋好友家中或省人才服务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中落户,均为本市常住户口,可以在市内正常迁移。
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正在实行,从2013到到2016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 10.4万、10.8万、12.6万、15万,这使得严重依附两湖流域人才的深圳,必须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才能完成产业升级,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未来,就是规划、制度与人才的竞争 。作为中部最有潜力的城市之一,自贸区、光电技术、生物制药和物流行业的崛起,必将带领武汉成为下一批1.5线城市,让毕业生真正能够,并且愿意留在当地。
如果不是武汉新兴经济的崛起,类似于武钢重组这样的大事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实反过来证明武汉的经济发展的弹性比东北要大得多。中部地区我们看好的城市是武汉、郑州,两者航空港等竞争白热化,但从人才、港口等角度看,武汉略胜一筹。武大的经济学改革,还曾经执全国之牛耳。
武汉缺少了一些标签和印记,提起北京就让人想起“京派文化”,上海拥有“海派文化”,重庆是码头文化,南京、苏州和成都都有独特的人文环境特点,武汉的城市品格是什么?飙悍吗?码头文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大家好,又是一周的周六了,今天咱们来聊聊影响个股股价的相关因素,之前的视频咱们已经从最基础的股票相关知识,股票行业及题材概念进行了学习,那么影响个股股价不只是单方
中国正在急速步入 “老年人社会”。因为《老年日报》刚刚宣布:70后也属于老年人了。还是一群向往自由的老年人。 70后,年纪最大的今年47,最小的38,理论上来说还属于年富力强的
对于乐视控股最新给出的债务偿还解决方案,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乐视控股欠款时间太长,负面影响很大,安抚乐视大厦的讨债者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