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频道: 课堂 / 热点 / 战略 / 视频 /
  • 雄安之后,京津冀如何布局

    2017-05-24 10:03 财新网

尽管多年来北京一直在探索“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但对新城、卫星城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不够到位,使得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仍不尽合理,“单中心”的格局未能实现根本性突破。

“在高标准、前瞻性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同时,也要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微中心’建设。” 5月22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区域蓝皮书》提出如上建议。


蓝皮书认为在京津冀选择合适的区域规划建设若干个具有特色功能的“微中心”,是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有效补充方式,也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该篇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等执笔。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集中疏解的要求,明确提出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蓝皮书介绍,“微中心”概念,也是最早出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之中。


纲要明确指出建设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沿着京沪、京广等重要交通干线选择一些中小城市,规划建设若干个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蓝皮书分析,未来的“微中心”将定位为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区域性中小城市或镇,作用是承接部分非首都功能与人口的转移疏解,以更好地分散北京城市功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


所以,“微中心”一般要具备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大多承担着某种特殊的城市功能,或者是科技研发功能、医疗服务功能,或者是教育文化功能,抑或者是养老休闲功能,等等。第二,“微中心”与大都市中心城保持相对适度的空间距离,一般在30—70公里的范围内。第三,“微中心”往往通过市郊铁路等与大都市中心城之间实现高效、快捷的交通联络。


蓝皮书认为,建设“微中心”是治理“大城市病”的必然要求。“尽管多年来北京一直在探索‘多中心’的空间格局,但对新城、卫星城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不够到位,使得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仍不尽合理,‘单中心’的格局未能实现根本性突破。”


另一方面,河北、天津很多市、县、区都提出加快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点多分散、无序竞争的现象。通过“微中心”建设,能够聚焦重点区域、集中财力物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批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特色承接地。


蓝皮书认为,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必须摒弃三地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统筹规划以推进建设,全面增强“微中心”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为此,蓝皮书认为,“微中心”应该注重科学选址、聚焦重点。首先,与北京中心城区要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以满足“微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1小时通勤圈”的需求;其次,“微中心”的规模要适中,具备集聚增量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余量,建议规模面积为20~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0万左右;再次,选址区域要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近期能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或高速公路等以便与北京中心城区实现快捷的联系,远期最好具备规划建设专用市郊铁路的条件与可行性;最后,要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且与北京有较紧密的产业联系。


蓝皮书认为,规划建设“微中心”不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近期,规划建设的“微中心”数量不宜过多,建议重点规划5~6个“微中心”集中打造。远期,可规划建设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微中心”。


蓝皮书还建议,在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应加快推进北京中心城区与各个“微中心”之间的城际铁路、市郊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微中心”可优先规划建设到北京的专用市郊铁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