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课堂 / 热点 / 视频 / 战略 > 行政特权的“利益黑手”---红顶中介”

行政特权的“利益黑手”---红顶中介”

2017-05-26 13:52  来源:东方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东方网

2013年至今,中央巡视组已经进行了12轮巡视。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至少有7个国务院的部门因“红顶中介”问题被点名通报。自2014年至今,李克强总理至少有8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治理“红顶中介”问题。(5月25日《新京报》

  简政放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其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由上到下的放权,二是由政府向市场的放权,三是由国有资本向民营资本的放权,精简的是束缚着市场主体的“无形枷锁”和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则是企业的活力、发展的动力和全社会的创造力。照说这一重大改革举措一定会带来更多利好,没想到,却又会冒出如此多的“红顶中介”来,让众多企业、基单位和个人再生烦恼和平添负担。

  所谓“红顶中介”其实就是某些行政特权单位的“死尸还魂”,一般来说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审批部门所属单位,具有垄断性,如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者主管的协会;二是虽然不是审批部门所属单位,但是其指定的服务机构;三是政府部门的一些人员在里面兼职或任职。但无论是那种形态,都是一头勾搭着权力、一头收取着费用,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可谓入骨三分。

  实际上,“红顶中介”的乱象众所周知,既能量惊人,也危害不小。它往往亦官亦商,“面对企业扮政府,面对政府扮企业”,依附行政权力干预微观经济,让企业和个人无所适从,疲于应付。官商勾搭之下,“红顶中介”里的权力出租、利益输送几乎成了常态。有的部门将“红顶中介”当作“小金库”,转嫁自身应承担的费用,或报销部门、个人费用;有的部门工作人员在“红顶中介”领取加班费、补贴、福利等;甚至还有一些“红顶中介”异化为腐败的“掮客”。如此这般,既侵害了企业和个人的现实利益,又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声誉。

  既如此,对“红顶中介”就不能熟视无睹、坐视不管,应该严肃整治、坚决打击。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红顶中介”要及早脱钩,降低政府认可的中介机构的准入门槛,令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地位平等,使企业在选择资质审评机构方面获得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中介机构要完善服务制度,坚持让市场竞争机制起决定作用,可以令中介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优化配置。与此同时,政府对中介机构要加强清理和监管,社会公众要对中介机构的审评进行监督。只有斩断“红顶中介”背后的“权利黑手”和“利益链条”,才能还行政审批以高效、简捷、廉洁的本质,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