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频道: 课堂 / 热点 / 战略 / 视频 /
  • 人民日报刊郭同欣署名文章: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不可逆转

    2017-05-26 13:20 人民日报

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引发一些人对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可持续性的担忧。事实上,经济数据的短期波动是正常的,对比基数、工作日变动等非经济因素都可能引致同比增速的变化。因而,判断经济运行状况既要看增速,也要看其与就业、物价、收入等指标的匹配性,还要看质量、看结构、看后劲、看空间。综合分析,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出现了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动能壮大、空间拓展等更多积极变化,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因素进一步增多,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步伐更加稳健。

  就业扩大、物价稳定、收入增加,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从五大宏观经济指标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速回升、就业扩大、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增加、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经济增长稳中有升。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6.7%—6.9%之间,增长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就业形势稳定向好。1—4月份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比上年同期多增22万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左右,均比上月和上年同月下降。物价水平温和上涨。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2.1%,呈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0%,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加快0.5和0.7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速0.1个百分点。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我国货物进出口回稳向好,综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总体稳定。4月末,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931元,比上月末升值0.09%;外汇储备余额30295亿美元,比3月末增加204亿美元,连续3个月回升。这些情况充分说明,我国经济不仅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民生保障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提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实体经济趋好、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今年以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不断取得新进展。1—4月份,全国新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煤炭产能6897万吨;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7.2%,降幅比3月末扩大0.8个百分点;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5元,同比减少0.15元;1—4月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理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0.4%、28.4%、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促进市场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带动企业经营状况和预期持续好转。1—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产品价格上涨,价格同比上涨的行业面在扩大。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9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连续9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保持在54.0%及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与此同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稳步实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跃升,这些举措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市场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重塑我国竞争优势。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发展,在转型中升级,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得到加强。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稳中有升。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6.9%,加快6.7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4%,上年同期为下降7.9%。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较高水平。旅游、体育、健康、文化、养老和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欣欣向荣。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对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5%,比第二产业高17.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7%,比第二产业高25.6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消费为主、出口加快、投资跟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全国上下始终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入发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需求结构升级转换,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5.8%,高于外需91.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初显。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58.6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稳中有快,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虽然投资增势略缓,但结构优化改善的特征日趋明显。1—4月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6%和12.1%,均快于全部投资平均增速,为先进产能注入新动力。同时针对薄弱环节“点穴”发力,生态环保、公共设施、水利、交通运输等短板领域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有效纾缓了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从外需来看,回稳向好态势明显,1—4月份全国进口、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3%、14.7%,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成为稳定内需的压舱石,外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今后一个时期看,这一动力格局仍会不断地得以巩固。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收入稳定增长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将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也将为外贸回稳向好创造有利条件。4月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7,环比回升0.5,预示下阶段外贸将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今年以来,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部署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顶层设计出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工程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军民融合稳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完成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成功首飞,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问世,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成为世界第一个实现稳定开采海洋超级能源的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效果明显。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5个百分点。1—4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4和4.8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15.9%和11.6%,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业创新势头良好。1—4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181万户,同比增长15.2%,日均新登记企业1.51万户;专利申请量95万件,同比增长6.5%。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以网络销售和快递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1—4月份,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1918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商品零售额14618亿元,增长25.9%。完成快递业务量106亿件,同比增长29.8%。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正逐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新产品新服务快速增长。1—4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1.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21.7%,太阳能电池增长18.2%,智能手机增长10.9%。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分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在线医疗、共享单车等新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新动能不断积聚壮大,有利于掌握未来产业布局的主动权,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大战略稳步推进、四大板块良性互动、新的增长极蓄势崛起,拓展了经济发展新空间
  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下,“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三大战略协调推进。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6.2%,增速比全部进出口快4.4个百分点;对沿线43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5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4.4%,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雄安新区正式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长江经济带支撑力度加大,下游产业向中上游有序转移,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形成。“四大板块”良性互动。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开放创新走在前列,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发挥,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明显快于全国。1—4月份,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快于全国1.2和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快1.4和2.1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有所企稳。1—4月份,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上年全年为下降3.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8.7%,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4.8个百分点。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使得产业合理梯度转移,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分工协作更加深化,有利于将不同地区发展差距所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增长带,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总之,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动能在转型中升级,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预测全年我国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展望未来,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后发优势依然突出,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雄厚,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困难和挑战依然不少。下阶段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大力深化创新驱动,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