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节奏与股市走势究竟有没有关联度,投资者与某些专家再度严重分歧,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在中财网文章表示,
中国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这是中国金融“脱实向虚”的基础土壤和关键因素,也是导致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严重缺血、不断下跌的根源所在,这个道理极其基础而简单。但从现实的中国金融舆论看,整个金融界似乎没人愿意搭理这件事,而把更多的矛头对准股市下跌的次要、甚至根本不成原因的原因——IPO。更令人惊异的是,谁都不能反驳,只要略有冒犯,“水军”立即现身,大肆谩骂,混淆视听。
按照现金贴现模型,理论上股价是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贴现的分子是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分母是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因此股价取决于三个因子那就是上市公司的收益、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溢价。很多专业人士由此得出股价与新股发行没有关系,笔者认为是不恰当的。
钮文新认为股指下跌与IPO是次要关系甚至无关,主要与货币政策有关,是不是基于股价贴现模型得出,笔者暂时没有办法知晓,当然无可否认,货币政策的变动导致市场资金利率升高,无风险收益率升高,是股指价格重估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长期资本的缺失,大量资金流向货币基金,造成股市资金分流,会对股市走势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一点上笔者认可钮文新的观点,但是由此得出股市涨跌与新股发行无关笔者不敢苟同,笔者提出这一观点,不是谩骂,也不是混淆视听,笔者一直反对IPO之争演变为人身攻击,只能停留于学术争议,因此只是阐述一位投资者的自己与钮文新不同的观点。
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通过对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价格暴跌的深刻反思,对基本面分析理论作了全面的阐述,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著作。他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股票价格会由于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暂时偏离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价格终将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上。
因此短期看,股价走势不是简单的取决与基本面,也不仅是只与货币政策有关,而是会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暂时偏离价值,这个暂时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具体多长,格雷厄姆也没有给出答案,是一年,还是三年甚至五年,价格偏离价值的幅度又有多大,非理性因素又是什么?
根据贴现模型,股价走势三个因素之一就是风险溢价,风险溢价与什么因素相关,什么因素会影响到风险溢价,笔者认为格雷厄姆的非理性因素与市场风险溢价是高度相关的,美国市场衡量股指未来30天波动走势就有一个指标较芝加哥恐慌指数,这个指数反应的是投资者的一种信心,指数越高预示后市波动越大,指数越小,预示后市波动越小。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有着一些不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推涨型股市,股价涨跌更多的取决于资金的介入程度,资金的进出量,于是市场有各种软件在统计股票市场资金的进出来判断未来的走势,而资金的进出不仅仅是估值是不是合理,而是一种市场的信心,市场对未来的一种预期,换一句话说就是市场信心越高,要求的风险溢价就会越低,相应来说股价估值就越高,反之市场信心越低,要求的风险溢价越高,相应来说股价估值就越低。
市场的信心由于各国资本市场情况不同,影响因素不同,在美国等国家,由于不必要担忧扩容问题,信心主要取决于经济和货币政策、政治因素,而中国相对而言更为复杂一点,信心与宏观经济关联度相对较弱,资本市场走势不具备经济晴雨表功能,更多与货币政策有关,因为这关系到资本市场资金进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IPO,当IPO提速的时候,投资者就会认为管理层在打压股市,退一步来说,即使不认为政策打压股市,也会认为IPO对股市资金抽离,从而影响股指走势,如果IPO节奏和融资规模远超市场预期,市场抵触情绪就会加大,质疑管理层过度融资重回圈钱市,不顾市场承受能力,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大家就会适度抛售,导致股价承压,而每当这个时候,为了平息投资者的怨言一些主流媒体和一些主流专家就会出来为IPO辩护,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让投资者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并认定IPO扩容会不断进行,从而产生恐慌,比如本周一,四大证券媒体集体发声为IPO辩护,虽然理论水平很高,说的头头是道,但市场并不买账,周一走势是相当疲弱的,周二IPO争议稍稍平息,股指有所反弹。
因此笔者认为IPO节奏和融资规模与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高度相关,而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与市场要求的风险溢价高度相关,在牛市环境,投资者的信心与IPO关联度较弱,在熊市环境,投资者的信心与IPO节奏和融资规模关联度就无形增大,问题的另一面是市场越疲弱,投资者要求放缓IPO的声音就越高涨,而管理层一般来说是很不愿意顺应投资者的呼声的,一些专家也会出来指责投资者的不理智,市场争议就越来越大,投资者信心也就在争议之中逐渐丧失,对风险越来越厌恶,对风险溢价要求越来越高,也就不断抛售股票离场,股价也就陷入不断的下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格雷厄姆的观点是建立在市场不用担忧扩容的基础上才会认为股票价格终将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上,但是如果一个市场扩容不受到任何节制的话,投资者总是担忧扩容影响自己的利益,影响自己的钱袋子,价值回归是存有变数的,因为股票价值会随着扩容而不断被稀释。比如市场的三个人的钱只够买每斤5元的每只重三斤的三只鸡,如果市场刚好只有三只每斤重三斤的鸡,成交价格刚好5元,如果只有两只鸡,市场有人竞争,自然价高者得,鸡的价格就会升高,而一旦市场有4只鸡出售,形势就反过来了,卖主要想卖出去,只能往下掉价,价低者优先成交,否则就卖不出去了。股票市场亦是如此,短时间内新增资金不可能无限制增加,一旦新增筹码增加超出新增资金的量,股价只能被动下跌承接新的筹码,造成股价的稀释作用。另外格雷厄姆也承认股价会因为市场非理性偏离价值,在中国这个非理性因素就是投资者对IPO节奏和扩容的担忧,作为管理层是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市场这个非理性因素,降低股价偏离价值的幅度,还是任由非理性因素不断发酵,让股价不断偏离价值,非常明显,IPO节奏越快和募资越大,市场质疑之声越大,投资者非理性因素就越大,股价偏离价值也越大,这也是个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面对市场投资者的广泛质疑,仅仅依靠媒体解释恐怕无济于事,投资者需要看到的是管理层的实质行动才能化解心中的焦虑和担忧。
在美国市场,人们不用担忧IPO节奏与扩容问题,是因为美国市场IPO节奏一直是可控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只有3600家公司,而中国一直担忧IPO节奏与扩容问题,是因为中国股市扩容往往是没有底线的,仅仅用了20多年就有了3000多家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值的资本市场,这是不能够被忽视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随着IPO加码发行,上市公司的质量并没有有效跟上,有媒体统计刘士余主席上任以后发行的400多家新股有30余家一季报出现亏损,加上业绩下滑的话,业绩出现变脸的公司高达15-20%,其中有多少是通过财务粉饰来到资本市场的呢?因此拿美国的那一套逻辑来分析中国股市就是不合适,往往会得出不合时宜的结论。
股指走势固然与货币政策有关,与宏观经济有关,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IPO因素,不承认IPO与股指走势相关未必就是正确,回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正视问题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近来,小编常常被问起, 一些专家学者常提及“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什么? 就让小编来给您解答一下吧!!! 定义 :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
据媒体报道称,余额宝2017年6月底规模已达到了1.43万亿元,超过了招商银行2016年年底的个人活期和定期存款总额,并直追2016年中国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平均余额1.63万亿元。于是,问题
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异常宽松,进入7月,更是可以用“资金泛滥”来形容。当前,银行间7天加权平均回购利率已降至3%,1个月期同业存单利率降至4%左右,即使3个月期跨季存单
发达经济回暖,央行普遍转鹰。 早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的鹰派态度已经十分明显。根据目标利率预测点阵图,未来一年半美联储还会加息4次,此外年内缩表计划也将开启。在随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数据显示,今年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仅增长9.6%,为有统计以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这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实,对于普通投资者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