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中国股市中的很多上市公司,在发起上市场融资(IPO)之前,总是会有千万个如何扩张企业产能、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展企业新业务、兼并或收购更新企业新资源的理由。要编制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梦想,从而努力提高企业在IPO时的初始发行价格和募集资金的规模。
所以,一些企业最初的上市初始发行价格,不仅是同行业类比、市盈率折现等基本数据计算的结果,还要根据企业《招股说明书》中的资金用途和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市场溢价估值。这就造成了同一行业,同样规模,相同营收和利润率的企业,在上市时的初始发行价格差异较大。
这还只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圈钱的第一步,因为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则标准,所以要专业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配合完成。而以初始融资资金规模为参考的高比例酬金,自然也就激励了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更努力的帮助大股东融资,而不是帮助投资者监督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一些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在融资上市成功之后,利用流通盘较小的技术性特点,又被市场内的优势资本短期疯狂爆炒。新股和一些次新股,往往具有这类被爆炒的条件和概念。所以会吸引那些被短线价格飙升所诱惑和蒙骗的普通投资者,成为上市之后一轮价格起伏的最后接棒人。
这样的短期爆炒,上市公司自身和大股东们是乐见其成的。一个是因为他们乐于见到自己的公司上市之后就得到市场估值水平的大幅提高,另一个是公司股价上涨,也可以帮助他们证明曾经为实现上市所编制的企业未来发展宏伟蓝图和梦想。
另一种更为可怕的大股东套现现象,在中国A股出现的较为普遍。在企业上市融资成功之后,大股东往往又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手握大笔新募集资金开始履行最初的“上市募集资金用途”。他们敢于疯狂扩张企业规模,甚至不惜以利用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来疯狂举债再扩张。有一些企业更是敢于购买各种被热炒的概念、资源和IP(知识产权),甚至参与PE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
有一种现象值得说明,大股东将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进行质押融资,将融来的资金再以借款的方式返回到上市公司,这次又可以二次增加企业流动现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尽量一切办法,做大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
随着一步步计划的实施,公司的概念、规模、兼并收购、和行业内的市场占有份额也确实大有起色,股票价格在A股市场中也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即使实际净利润很低,即使市盈率极高,即使企业负债累累,但复杂的业务关联交易以及债务链条,还是向市场传递了企业经营远景美好的信号。
这会进一步推高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直到大股东的股票禁售期分批结束,此时大股东则利用市场疯狂追捧股价的时机,套现离场,将普通投资者留在一度被爆炒的股价高峰之上。这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从最初的策划上市到规模扩张和概念炒作,再到利用股价被炒高的机会套现离场的现实。
因此,当上市公司大股东开始卖股套现,缩小自己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时,这已经显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投资者此时要警惕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特别是对债务规模膨胀以及赢利能力锐减的警惕。尽量远离这些被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抛弃的股票资产。
还是那句话:机会我给你,把握靠自己。希望你们都能成功。(原标题:要学会识别上市公司大股东们的套现操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IPO企业以自己所特有的经营方式发展至今,每家都有其独特之处,虽然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不足和缺憾,但这也是成长道路中不可避免的,毕竟登陆资本市场仅仅是企业
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联手叫停ICO融资。监管部门将ICO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并且一棍子打死,令市场参与者措手不及,轰轰烈
在A股市场IPO显著提速的同时,是配合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加以实施,试图从一定程度上减缓IPO提速对股市存量资金的抽血压力,而从近一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似乎也逐渐习惯
中国股市运行重心不断抬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改善,稳步攀升的市场价值运行中枢支撑着股市的健康上涨。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以银行、保险为主导的大蓝筹股票出现了
近来呢,小编常被广大读者朋友 咨询,有没有IPO和上市的区别分析?那就要小编娓娓道 来吧 ! !!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点,IPO和公司的上市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IPO是指公司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