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你相信智商和能力是天生的吗?几个故事告诉我们,好像不是这样的:
(01)
美国有两个鸟类学家,乔治和莫莉,他们是夫妻。
夫妻二人,都是默默无闻、专注于研究的人。所有的文章著作,提到这类型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嘉许和赞赏。
但乔治和莫莉,却没这个幸运。
就因为他们俩研究得太入迷,太专注,太专业,结果……结果激怒了美国的中坚阶层,差点没被骂死。
(02)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很保守。
他们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猪往前拱,鸡向后刨,男人戴帽,女生穿裙,万事万物都在既定不变的轨道上。
乔治和莫莉,来到一座荒凉的岛上,开始研究海鸥。
研究中他们发现,有两只海鸥,天天腻在一起。
一起飞翔,一起觅食,一起孵蛋,一起饲养小海鸥……可这对海鸥夫妻,却是同性。
——他们饲养的小海鸥,是拜托其它海鸥帮忙,下蛋孵化的。
好奇怪的自然现象……乔治和莫莉,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美国立时炸了——保守的美国,无法接受。各种媒体、机构一拥而上,纷纷嘲笑乔治夫妻——要多无聊才会琢磨这不着边际的事儿?乔治和莫莉,究竟是什么人?他们真的是科学家吗?科学家是搞研究的,怎么会搞这名堂?
乔治莫莉被画进漫画,形象丑陋不堪。
众议院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削减科学研究经费。
——乔治和莫莉,硬着头皮继续研究下去,并最终让他们的研究,获得了全世界的承认。
(03)
科学研究,至少有一个目的众所公认:
——扩大人类的认知边界。
道理都明白,但如果科学家的研究,触碰到人类壁垒森严的认知边界,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本能的对抗。
(04)
有位数学老师,讲过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
当时老师在讲鸡兔同笼。
铜鞋们,鸡兔同笼,是咱们中国古代著名的算术题:把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有30个头,88只脚。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老师教你们个绝妙法子,很快就可以计算出来。你这样,你吹哨,你吹一声哨子,30只动物各抬起一只脚,此时笼中只剩58只脚。你再吹一声哨,笼中只剩28只脚——此时,所有的鸡,全都一屁股坐在地下了,每只兔子则是两脚着地——于是你知道,28除2,兔子共有14只,而鸡呢,答案是30减14,是16只。
所以笼子里,共有14只兔子,16只鸡,同学们明白了没有?
多数同学回答学会了,但勤于思考的同学,却满脸悲愤,一声不吭。
老师只好叫勤于思考的同学:这位铜鞋,你学会了没有?
没有!勤于思考的同学炸了:老师,我想问个明白,鸡是鸡,兔子是兔子,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子装进同一只笼子里,再费这么大劲来计算它?你这么折腾我们,到底想干什么?
你……我……呃……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辞以对。
老师被问住了。
(05)
数学老师说:把他问住的同学,不仅勤于思考,而且绝顶聪明。
——他把自己的聪明和思考,全都用在了守护认知边界上。
——用在了,阻挠自己进步上。
——用在了,拒绝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聪明上。
(06)
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智商低,这事不能怪父母。
每个人的智商,都不是固化的。
是我们自己,从幼年时扩展认知边界,累积人生历程,而逐渐形成的。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之所以拒不接受乔治和莫莉的研究,就是因为所谓的美国主流,恰恰是认知最僵化、最顽固的。他们担心科学研究的发现,冲跨自己固化的生活,所以才会本能抵触。
数学课上,把老师质问得哑口无言的学生,实际上是在质问:你们为什么要弄出这种抽象的问题,来难为我?之所以绞尽脑汁挖空心思问住老师,只为守住自己固化的认知边界,不肯再学半点新东西。
(07)
认知一旦固化,智力就会停滞。
纵然是学富五车,也只会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上世纪80年代,纽约的一家老牌饭店,想要安装电梯,老板斥重金,请来了一大群专家,开会讨论。
专家一致认为,安装电梯,是个大工程,所以饭店必须要停业一年。
停业一年?老板感觉不对:我可是开饭店的,如果停业一年……
必须要停业,这事没商量!专家斩钉截铁,一锤定音。
可是……老板说不出反对意见,但知道停业不是好事。只好暂时休会,让他再想一想。
出了会议室,助理悄悄在老板耳边说:老板,电梯是必须要安装的。
老板:废话!
助理:电梯要安,但饭店未必一定要歇业。
老板:……哦?
助理:可以把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边,再起个名字……嗯,就叫观光电梯好啦。
老板:……好,你现在是饭店的副总经理,全面负责观光电梯安装事宜。
——认知固化的人,总会把事情弄到非此即彼,非活即死的地步。只有放开认知,拓宽边界,才知道在两难之间,始终有着第三条路。
(08)
人生无贵贱,社会有阶层。
每个人的社会位置,与他的认知是对应的。
拦江书院有位院士,事业颇有规模。但他有个潜在对手,在业内风生水起,算是领军人物。院士以他为假想敌,打谱要超越。但几年下来,双方距离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拉大。
院士心里不忿,恰好有几个相熟客户,要去对手处考察。他就冒充客户的跟班,给人家拎包,混入对手公司,一探究竟。
客户之中,有位老兄极肥胖,体型比两个人还壮硕。到了对手公司后,对手出来相迎。
院士看得分明,对手的眼神,在胖客户身上稍有停留。
——当时院士想,盯看体态异常人士,是失礼行为。如此说来,这对手也不过如此,然则他的事业何以兴旺发达?
等进了会议室,院士惊呆了。
会议室里,绕桌环绕,是一圈椅子。跟任何一家公司的会议室,没区别——但有一张椅子极大,恰好可容壮硕客户落座。
院士明白了。
——对手之所以对壮硕客户多加注意,是要找把最合适他的椅子来。
似乎只是对手比较细心。
但院士知道,这叫认知!
——对手看到壮硕客户,就立即想到普通椅子落座不便,不动声色的安排妥当。其人大脑认知之宽,动转之快,难怪享有业界领军之誉。
(09)
人生最重要的事儿,莫过于拓宽认知边界。
认知范围越宽,包容性就越强,越能休恤别人,思考就越是迅捷。
认知固化之人,大脑犹如笔直的公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一旦前路堵死,就走不过去了。
(10)
有一个小小的法门,可以测算你的认知边界。
——你最瞧不上眼,最不屑的人或事,往往踩在你认知边界上。
——最易于让你失态,陷入愤怒或是抓狂的人或事,也有可能就是你的边界。
正确的人,不会发火、不会失态的,你都正确了,还有必要发火吗?
别人的错误或是挑衅,也不会让我们愤怒——别人之错,由他自己担承,我们有什么理由失态发火?
——只有当我们自己错了,才会失态发火。
之所以愤怒,是因为外界出现了否定性信号,证明了我们认知的不足。而固化的认知,又拒绝变通,由此而生出压力,让我们思维紊乱,失控失态发作起来。
古人说,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已过——常思已过,就是要知道认知的不足,不断扩大认知边界,你的认知越宽,格局越大,心越通明,如此渐行渐长,就会一步步的接近于智慧境界。
强者温静如水,弱者暴怒如虎。人之所以分成强弱,就是因为有人认知宽泛,知人性,通情理,总是保持平和心态。而所谓的弱者,只是认知的固化度较高,拒绝接纳新生事物,拒绝改变。这类型的人总是面对着一个不堪的现实,现实要求他放开认知,而自己却死活不肯,如此对抗带来心理压力,才会动辙陷入抓狂,烦躁易怒。
强者是相对的,弱者是绝对的。人类与生俱来的软弱天性,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扩展认知的终极使命。无论我们走出多远,始终走不出自己的心,始终走不出自我的旧认知。唯有终生的学习,终生的成长,终生不懈的追求高质量生命,才有可能让我们摆脱固执,脱离僵化,才有可能与生命深处最优秀的自己,相逢。
一个人对自身能力和特点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标的设定和完成。你认为你的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你的性格和劣势能够改变吗?看起来,这些问题很普通,普通到“貌似”不需要去回答。不过,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
例如,你的英语水平亟须提升,并且相信英语能力是可以提升的。正因为你相信“英语能力可以提升”这个观点,你会设定提升英语的计划并践行。虽然不能保证你的英语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你会想办法采取行动,尽力去做提升英语水平这件事。
反之,如果你觉得英语能力是先天形成的,别人英语好是因为别人“天生就适合学习英语”,你就不会努力去改变。最后,时间将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你的英语确实很差,而且不会变好——自证预言的威力不容小觑。
观念影响选择,选择导致行动,行动造成结果,观念出现偏差,我们就无法正确地作出选择和采取行动,从而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一、两个概念
在Succeed: 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中,作者Heidi Grant Halvorson博士把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智力(包括性格、品行及其他任何特点和品质)的基本观念分为两种:
实体论(entitytheory):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天生的、有限的和确定不变的,我们不能通过行动改变它。
渐进论(incrementaltheory):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可塑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行动改变它。
(一)实体论的特点
心理学家Carol Dweck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相信智力和性格是固定不变的人过分关注于获得别人的肯定,他们想在任何时候证明自己是聪明的(至少自己不笨)。他们希望自己看起来聪明,他们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聪明。
这是实体论者的第一个特点。正因为他们的这个特点,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他们会把证明自己放在第一位。他们认为,如果在某件事情上他们不懂不熟悉,那就证明了自己的愚蠢,所以,在不熟悉的领域,他们回避探索和学习,因为这跟他们的需求不匹配。简而言之,就是“不能显得自己聪明的事情绝对不做”。
举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体论者,虽然那个时候我对这一点毫无察觉。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成绩非常糟糕。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成绩,我的数学老师多次鼓励我向他请教。
然而,那时候的我认为:“如果连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请教老师,不就证明了自己数学很差吗?这该是一件多丢脸的事情啊!不行,我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脸面。”
于是,我跟数学老师玩起了“躲猫猫”游戏,除了上课以外,在其他任何时候,我都会主动地躲开他,免得他来找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因为观念错误,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一次次地错过了老师的好意和提高数学成绩的机会,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实体论者的第二个特点,则是回避困难,它是由第一个特点决定的。既然要让自己显得聪明,就必须持续地做对自己来说简单的事,因为做简单的事不会犯错,且会让自己游刃有余,能够让别人看到他们的聪明。
而做困难的事是不能让他们证明自己的,因为困难的事做起来必定不顺利,必然要付出很多努力。对他们来说,努力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这与他们的需求不符。同时,外人看到他们做事磕磕碰碰的模样,在他们看来也会让他们的形象受损——一直都挺聪明的,怎么这次就不顺利呢?因此,回避困难,成为了实体论者的唯一选择。
(二)渐进论的特点
渐进论者则不会犯实体论者的错误。当你相信任何能力是可以提升和积累时,你就不会过多地关注证明自己。对于渐进论者来说,与成功相比,成长才是最关键的事情。真正的聪明无需证明,因为只要通过努力达到了预期目标,聪明不证自明。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你都是聪明的、有能力的。如果聪明需要刻意做些什么去证明,甚至为了别人的评价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这只能证明自己还不够聪明。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渐进论者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在渐进论者看来,遇到困难并没有证明自己的愚蠢。相反,困难是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因为在解决困难的时候,自己会想办法去分析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必然会增强。因此,在设定目标时,他们不会纠结于证明自己,而是着眼于自身的成长,聚焦于问题的解决。
二、我们必须成为渐进论者
实体论和渐进论这两种观念无时无刻不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为。为了让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更有利,我们必须抛弃实体论的观念,成为渐进论者。
首先,要笃信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智力都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增长。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感叹:“我的脑袋就是这么笨,没救了,现在学习太晚了。”其实,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智力都可以得到增长,只要你足够努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智力能否得到增长,不在于这个人处于哪一个人生阶段,而在于他是否相信智力能够增长。
只有笃信智力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可以增长这个事实,你才会采取行动,持续地做正确的事。只要足够努力,保持足够耐心,时间必定会给你正面的反馈。
学习是一件持续终生的事,所以,并不存在“年纪大了就不能学”和“错过学习的最好机会”这码事。只要你在某一刻发现了习得某种技能是你的刚需,这就是你学习的最好机会,也是智力增长的开始。
其次,设定目标时以成长为导向。前面已经提到,实体论者喜欢设定以证明自己为导向的目标。为了达到证明自己的效果,他们不惜放弃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作为渐进论者,我们不能再掉进这个大坑,应该更多地关注于自己的成长。在设定目标时,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
这个目标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这个目标会不会促进自己的成长?
如果设定的目标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又不会危害他人,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不要过多地关注别人的评价,不要刻意向别人证明什么。引用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就是: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 —— 不管别人是否理解 —— 这就是践行。”
当然,在有些时候,甚至更多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受到实体论的影响。就我自己来说,现在的我在某些方面是渐进论者,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是实体论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进行“表演”;遇到困难时本能地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推脱责任……对于这些问题,我只能说,困难要慢慢地克服。毕竟,每一个简单的转变,都需要挣扎,都需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越有价值的转变,遇到的阻力越大,困难越多,这就是生活常态。
既然决定了要成为一名渐进论者,就要坚定不移地往这个方向走吧。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哪怕每天只走一小步,也是不可或缺的积累。(原标题:你相信智商和能力是天生的吗?你的智力,不是爹妈给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一篇:“十年之痛”给工行留下的教训
下一篇:林奇的基金投资原则
财政部回应穆迪:评级方法不恰当 低估中国政府能力 权威部门回应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存三个误区 28年来首次下调中国评级!
中国真正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我们经常说的“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但能真正理解的又有多少人? 本文为温铁军教授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上的演讲,读完此文,让我
1、什么是中国的独特国情? 首先,中国是一个原住民国家,也可以叫做“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国家”。 我们和巴西比较的时候发现,巴西是一个殖民化的大陆国家,中国是一个原住
其实你自己知道,在体制内“舒服”了太久的你,已经失去了随时离开的能力,因为你知道就算离开,你也不会过得比现在更好,起码,体制内,有旱涝保收的稳定。 这句话的原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