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双方长期以来在边境上的摩擦和地缘上的对峙,使得经济上的“龙象之争”,从不纯粹,而投射着国运。印度经济正在起飞,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的观感。与此同时,“印度超越中国”的话题也再次被打捞起来。
印度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人口规模、年轻的人口结构、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当下正在进行的“莫迪改革”。印度总理莫迪的两项改革,废钞令和新税制,都堪称是大手笔改革。废钞既打击了腐败和既得利益集团,也推动民众将现金存入银行,获得支付数据;税改则将原来碎片化的税制结构重新洗牌,实行全国统一的消费税,这意味着长久以来各行其是、各自“割据”的印度市场将成为一个整体。
人口和改革,构成了印度经济的底气。然而,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制度僵化、人力资本效率不高,仍然是印度经济难以逾越的制度冰山。并且,相对于税改是个“技术性”难题,后者更是内嵌于民族历史文化深处的“制度性”难题。
中印之间迥异。中国2000多年前就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被认为是天命所在,是理所当然。印度在英国人来之前,从来就是四分五裂,外来征服者“城头变幻大王旗”。经济上,中国是投资驱动,制造业立国,基础设施建设一日千里。印度则是消费和服务驱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极为孱弱。
印度土地私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展开,立项不易,工期尤长,进而成为制造业的瓶颈。印度人口年轻,但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并且缺乏中国人拼命工作的劲头。这都是印度广泛调动自己人口和市场优势的掣肘所在。
丘吉尔曾说,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诚如斯言。印度立国70年,一直饱受凝聚力之苦。从一开始,语言、宗教和文化上的多样性,渐渐在地域、经济和民生上分化,使得印度的国家认同和改革共识始终飘忽。强人莫迪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两种状况,但也只是皮相。问题只是被隐藏和压制起来,并没有消失,一旦经济不顺,新旧矛盾就有可能同时发作。因此,印度的国家认同感一直是个问题,而塑造国家认同感的民族主义做法,便是制造一个外部威胁,而这通常是危险的。“底线”游戏并不总是安全。
印度的经济改革正在释放红利,但同时也面临着深水区的湍流拍打。印度远未跻身中等收入国家,仍面临着印度特色的“前中等收入陷阱”。(原标题:韩哲:印度经济的“前中等收入陷阱”)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印度想不被坑还是要多提升自身硬件条件。大家看到这里会在想怎么了?本期 财经365视窗 邀您收看精彩内容! 关注财经365( www.caijing365.com )获取最新、最精选的财经视频!
近来,小编常常被问起, 一些专家学者常提及“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什么? 就让小编来给您解答一下吧!!! 定义 :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
6月27日至29日,第11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为主题,重点关注科技进步中的商业模式与政策创新,旨在引导全球增长模式向更具包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厉以宁教授供给侧改革专题报告会”于2017年5月19日在北京举行。以下为演讲实录,文字实录来源新浪财经,未经厉以宁
印度总理莫迪23日在印度举行的非洲发展银行大会上力推印度和日本共同参与的“亚非发展走廊”,该走廊也叫“自由走廊”。印日媒体和一些西方媒体纷纷认为,两国试图以此平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