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共赢 / 将军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荣泽 / 江湖 > 秸秆成为商品不再“禁烧”?

秸秆成为商品不再“禁烧”?

2017-06-01 15:52  来源:东方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东方网

      “突突突……”5月23日上午10点,冒着绵绵细雨,邛崃市冉义镇石子村村民龚国华开着一辆三轮车,来到大邑县蔡场镇万延村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上满载着厚厚的几摞秸秆。这已经是当天上午,龚国华第二次运秸秆过来了。(6月1日四川农村日报)

  每年夏、秋季节,对产粮省份的基层政府来说,都有一个非常头疼的事,那就是秸秆的禁烧问题。政务公文里不断出现“攻坚战”“迎头仗”“硬战”的字眼,就可见“禁烧”战况之艰巨,从作战手段更是可见一斑:卫星遥感监测、天网系统、载人飞机、无人机“空中围剿”,地空一体巡查, 24小时轮班“严防死守”等可见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的重视程度。

  基层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可谓用尽洪荒之力,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每年总会有很多农民置各种禁令不顾,顶风焚烧秸秆。这确实是让基层政府伤透脑筋的事。然而这个让很多基层政府头痛的问题,在成都却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秸秆在成都再也不是废物,而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商品。秸秆能够卖钱,农民怎么可能傻到还去白白地烧掉的地步。

  今年,成都市定下的目标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为此成都找到了一条路子:对秸秆利用实行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在大邑,当地通过规模化利用秸秆,不仅变堵为疏,还实现了企业和农民的双向效益。从事秸秆收购、运输的龚国华介绍说,他到农村辗转收秸秆,一天的纯收入可达500多元。每到收割季,他就会专职收秸秆一个月,纯收入在万元以上。

  其实过去很多人都明白,秸秆只有真正成为可交换的商品,有了它的价值,农村群众可以用它换来钞票,农村群众才不会再在荒郊野外焚烧秸秆,“禁烧”问题才可能真正迎刃而解。只不过如何科学利用秸秆,很多基层政府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好办法,于是往往花费巨资在“堵”上。由于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策略,所以效果也自然很难让人满意。

  如此看来,基层政府与其花大力气来“禁烧”,不如向成都学习,大力扶持企业开发利用秸秆,让秸秆有价值,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只有这样,“禁烧”问题才不会成为问题。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