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各自选好红蓝阵营,大战一触即发....目前的自动驾驶产业好像给人一种这样的错觉。没错,基本是错觉。虽然明确阵营、拉帮结伙成为主旋律,但真正大战开打恐怕十分不现实。
毕竟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都还在遥远的未来向我们招手。目前大家更重要的,
是如何选择一个解决方案,让未来变成现在。换句话说,就是红蓝双方各自升级装备、修防御工事的阶段。
关于这场阵营战,反而有另外几个可能性是相对的大概率事件:
一、更多成员,意味着更大的不稳定。在更多成员加入各自阵营后,阵营内部的不和谐声音或许会快速放大。本来汽车产业也是热爱争吵,以打官司为日常的地方,所以联盟的不稳定很可能无法避免。
二、朝秦暮楚现场成为大概率事件。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车企希望得到英特尔、英伟达甚至其他科技企业的多方面支持,因为自动驾驶本身就是个战略投入。企业选择自我打造或者经常更换供应商非常正常。而在两个阵营间摇摆跳跃,则可能成为常态。
三、联盟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车企和解决方案提供者,挤压的是泛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供应链。目前的产业联盟形态,车企获得的加持更多、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企业则成为了各家争抢的香饽饽。泛科技领域则被巨头垄断,其他玩家很难再插入其中。同样,博世、德尔福这样的零部件供应商空间也相对较小。
四、共享出行平台成为一个有趣的变量:到目前为止,Uber也被广泛认为是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但事实上共享出行平台并没有多少先天优势,一切近乎从零开始。但随着共享出行平台的重要性提升、用户数据的使用方式开始多元化。这类企业在阵营间的选择或许会影响一些局面。
五、人工智能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产业联盟化,意味着高科技手段的加入有更多可能。而核心科技企业较力的核心部分也必然是人工智能。事实上,人工智能与初期的自动驾驶关系并不大,但随着联盟化打造平台的方式成为主流,人工智能的比重也会增加。
总结一下:自动驾驶通往无人驾驶的路上,散兵游勇模式已经渐渐消失,阵营战开始成为主流。但是这个简单的趋势背后,却隐含着大量饶有深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