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最高负责人小松享,通过广播向全体员工正式宣布:深圳工厂即日起停产停工!
而就在仅仅10天前,三星正式关闭了它在大陆的唯一一家网络设备生产企业,并遣散了员工,将业务转移到了东南亚的越南。
2018年1月份,日东电工宣布关闭苏州工厂;2017年10月30日,尼康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
随着这些消息相继曝出,“外企为何纷纷撤出中国”这个问题又被提上日程。为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从中国退出?外企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有哪些要求?随着“中国制造”的推进,外企在华投资的热度将会如何变化?
外企撤出中国由来已久
其实,外企撤出中国的言论我们并不是第一次听到,除了上述的几家日韩企业,欧美各国也有广泛参与。
2013年,齐鲁晚报就发表过一篇报道:2006年ebay退出中国;2008年惠而浦将空调委托给苏宁销售;2009年耐克关闭中国太仓工厂;2010年松下将三洋白电部门出售给海尔,谷歌退出中国;2011年MSN中国关闭购物频道有品网,雀巢、达能关闭在华部分生产厂;2012年汉莎决定关闭在华合资货运企业翡翠航空,阿迪达斯关闭其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
无独有偶,2015年也曝出一波撤离潮: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
我们不禁要问,外企为何纷纷撤离中国?
是外企抛弃了中国?
战场炮火的轰鸣,常常掩盖真实的号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缺钱缺外汇又急于发展的中国,各地方都把招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要点。因此,早期入华的IBM、日立、埃克森、菲利普斯、大众、英特尔、标致、肯德基、摩托罗拉、宝洁、麦当劳、微软等外企,享受着“超国民待遇”,除了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外,还有各级政府的热烈欢迎和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的红利,为外企送去巨额财富,也为中国带来发展。
而随着中国经济体量日益扩大、经济结构改革升级、本土企业崛起以及市场环境日趋合理化,外企还能安享政策福利吗?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新规:逐步取消外企“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定期减免税优惠。
2008年大批外企撤出中国,固然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也不容忽视。
而中国经济崛起,并非建立在世界经济倒退的基础上,在更早之前中国就有了大动作——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
此次改革之后,人民币兑换美元就呈现出持续升值的态势,人民币升值除了增强购买力,提升社会福利,也使得国内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外的资源,有利于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
不论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是《所得税法》新规,都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被人民币升值抵消,中国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
中国政策在宏观层面,一方面对本土企业对内创新、对外走出去进行双层鼓励,一方面对外企福利进行压缩消除,因此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外企不是主动抛弃中国,而是被挤了出去。
比如关于三星退出中国的原因,据经济日报采访报道,面对华为中兴等国内通讯企业的竞争压力,从2013年转型的五年间,三星深圳工厂在中国未卖出一台网络通信设备。
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预感到中国政策和本土企业崛起的压力后,外企纷纷撤出,要么回归母国,要么转向比中国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非洲。比如三星去年在越南的100亿美元投资,就占到了去年越南工业总产值的15%左右。
然而,虽然长期以来中国带着“世界工厂”的帽子,但是我们建立起了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比单个厂商的产出更重要的是,围绕关键产业环节形成的产业集群,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了重要的系统价值。
在成本敏感型的制造类企业从中国迁往更低成本的东南亚和非洲时,有众多规模巨大的产业链却难以迁出。
而当外企纷纷挤出之后,我们也该带着大规模产业链走出去了。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本土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
外界称之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不是从制造牙刷到现在的制造高铁、飞机,“中国制造”不再代表“加工”,更多的是高性价比、产业输出、规模建设。
尤其是近年,中国发展迅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积累,已经足够支撑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走向全球。
新时代,外企怎样和中国相处?
被改革开放拓展眼界的中国人,不再有上世纪初等待“开眼看世界”的彷徨和焦虑,已经发现“国外的月亮并没有很圆”。国有品牌的认可度在国内消费者中的口碑逐年提升,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的品牌认可度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外企还有机会吗?
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经济体量巨大,机会是大量存在的。
在外企纷纷撤出中国的景象之下,另外一边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肯德基、东芝、三洋、IBM、沃尔沃等品牌接连被国内企业收购或者部分业务被收购;微软和中电科成立合资公司;英特尔90亿元入股紫光旗下芯片企业;思科和浪潮成立合资公司;HPE和紫光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新华三……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外企不全是在撤离中国,很大一批正在进行本土化。
外企的好日子正在过去,中国本土企业的日渐崛起和外企逐渐本土化,正在让两者融为一体。许多跨国企业正在寻求与中国企业合资或者干脆将业务交给中国公司运营。当然,这并非就表示外企的失败,相反,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中国市场和谐共生。
接下来外企对中国进行投资,不能再单纯地想从中国购买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而是要主动灵活地和本土企业合作,沿着政策大方向,积极地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之中。
本文“中国工厂正在被外企“抛弃”?”由财经365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财经365公众号(caijing365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根据PitchBook最近列出的 估值 最高的公司列表可以看出,科技公司依旧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 截止2018年5月,Uber是目前 估值 最高的公司,但紧随其后的就是其中国同行业竞争
也许真正的富人并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各种 富豪 排行榜上,但普通大众对这种顶级富豪究竟有多少钱以及谁更有钱颇为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富豪排行榜的原因。 福
下个月, 联想 集团将从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中被剔除。有评论指出,此次被剔除成份股背后,联想集团业务陷入增长乏力,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 外界质疑 缺乏核心技术加持 香港恒
5月15日,途牛旅游网(下称途牛)创始人、CEO于敦德亮相“途牛旅游目的地服务发布会”,这是自传出京东发出28亿元收购邀约失败、联合创始人严海峰带团队离开消息半年后,首次公
按目前的增长趋势,截至4月30日,全年总票房为241.27亿元,同比增长24.6%,中国 票房 超过北美指日可待,但为何出现票房与口碑倒挂的现象?编剧、导演频频讨好二三四线观众?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