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悄无声息的「慢行业」正在急速升温。
原本还只是风险投资机构在关注的「企业服务」概念股,随着互联网巨头坐到牌桌上,这条赛道终于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这条赛道基于一个此前几乎完全空白的市场——在中国,4300 万企业中 99% 还处在纸质办公时代,只有1%的顶尖企业实现了信息化。
因此,《2018 中国智能移动办公行业趋势报告》推算,中国移动办公平台预计 2020 年规模将接近 500 亿元。
更关键的是,500 亿连接着一个想象空间更大的万亿级市场。
对标美国,美国超百亿美元市值的服务企业有 100 多家,全球范围内,甲骨文、SAP、Salesforce 三大公司总市值超过三千亿美元。放在中国,这相当于 4 个今日头条(估值约为 800 亿美金)的价值。
新老巨头所看重的新机会,起源于中国人力成本长期便宜的背景下,企业喜欢用增员来解决效率问题,而不重视减少摩擦成本、提高协同效率,长此以往,不仅形成冗员,也在部门之间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信息孤岛由此产生。
如今,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力资源价格急剧抬升,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面临新技术倒逼,开始意识到,是时候消除孤岛,提高效率了。于是,一个万亿市场慢慢浮出水面。
这也成为巨头们的新战场,腾讯从产品矩阵和投资两方面入手,2017 年企业服务是腾讯仅次于文娱的第二大投资领域。
同年,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领域有 22 次投资,也是其最重视、投资笔数最多的赛道。这意味着,AT 在企业服务领域已形成以产品竞赛、投资竞争为特征的全面对抗格局。
其中,移动办公软件处于最为关键的战略位置,这是互联网巨头们都不想错过的赛道—— 企业移动办公 IM 是整个企业服务的入口级应用,如果说微信通过聊天工具切入的是个人的生活和娱乐管理,那么企业 IM 则切入的是企业管理的全流程。
尤其当钉钉的用户规模和生态系统颇具规模,每一个上规模的互联网巨头都惊觉,他们正在失去企业服务这个市场。
1 腾讯追赶,小巨头跟风
曾被人嘲笑不懂社交的阿里体系内,诞生了钉钉,犹如一枚尖刀,插入了腾讯的腹地,这让一直稳坐社交老大位置的腾讯警觉起来。
于是,企业微信在 2017 年 10 月独立拆分为企业微信产品部,直接向张小龙汇报,在微信内部也被看作是和小程序、微信支付平级的应用。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企业微信获得了最多的内部资源倾斜。相关人士透露,2018 年以来,其战略地位一直在提高,以至于马化腾在四月一次公开讲演中将其列为腾讯的「七种武器」之一。
本月,企业微信与微信开启消息互通的内测。互通后,双方处于不同平台也能实现跨平台沟通。
但是,被腾讯视为杀手锏的消息互通,本质上是一种工作对生活的入侵。在工作和生活分开成为普遍诉求的当下,这样的互通,把工作和生活都放在一个 App 上的做法,根据年轻群体的调研结果,其实不太受认同。
数据来源:CBNData
但此举的意图非常明显——借助用户已有社交关系,来快速扩张市场。不奇怪,坐拥 10 亿日活巨大流量池,腾讯系产品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
业界普遍认为,腾讯系产品和钉钉的正面交锋,将成为 2018 年企业服务领域最大看点。而网易、头条、美团这样的小巨头闻风入场,更让战局变得更加复杂。
就连作为内容平台的今日头条也把企业服务提升到了战略级高度,不仅推出 Lark,还投资了协同工具石墨文档。
这家内容平台的战略意图,从创始人张一鸣的演讲中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在近日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颖一的对话中,张一鸣说,下一波独角兽的三大机会之一就是企业市场。「C 端做完可以往上游进入 B 端基础设施,如果能做成,是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提高。」
王兴也在跃跃欲试,美团近一年在 B 端的布局紧锣密鼓,从围绕 POS 机的金融服务,到为商家提供 ERP 系统,再到 B2B 给商家供货,直至去年底推出了名为大象的移动办公产品,也试图进入办公市场分一杯羹。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被卷入这场战争,他们之间,各有各的禀赋,也各有各的产品哲学,而这最终决定了谁能建立真正的壁垒,谁能跑到最后。
2 产品哲学的路线分化
美团和头条系进入市场太晚,前者侧重于餐饮服务行业,地推能力强悍,但缺乏”办公室“场域的经验和资源,后者虽善于打造内容平台,熟悉 C 端用户,但缺乏 B 端运营能力,因此,目前这两家的移动办公产品,无论是产品能力,还是推广能力,都乏善可陈,在市场上还没有太多存在感。
跟风者虽多,但市场格局越发清晰,钉钉占据着绝对的领先位置,Quest Mobile 数据显示,目前钉钉的活跃用户规模已经是第 2 到第 10 名的用户规模之和,位居第二名的腾讯系产品仍然处于追赶状态。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在这种局势下,企业微信的拉新手段开始变本加厉,一位业内人士反映,企业微信在没有通知管理员的情况下,默认给企业开通红包功能,同时还会给已经加入企业的员工发送通知,用红包来吸引他们拉新,「这种送红包拉同事的推广方式太暴力了。」
这种近似于用补贴获取用户的方式实际上很早就遭到张小龙反对,如今照样推出,可以想见,企业微信所背负的压力之巨。
从这样的推广方式还能看出,腾讯系企业产品仍然沿袭了微信的C端打法,试图通过取悦 C 端用户来鼓励他们集体迁移到办公平台上。
在钉钉和腾讯系产品眼中,「用户」有着不同含义。
一位接触过两方的分析师对媒体称,「在阿里人的眼中,客户指的是组织,阿里主要思考如何解决组织的管理运营效率问题。而在腾讯人的眼中,用户指的是个人,腾讯主要思考如何让个体的感受更好。」
不同的理解,带来了产品哲学的本质不同。
要知道,企业需求和个体需求有时是对立的。让用户愉悦、沉溺、消耗时间,是「顺着人性」的产品,这是腾讯系产品的基因和护城河,但企业管理某种程度上是「逆人性」的——讲求「使命必达,有求必应、高效沟通」,这和人性中的惰性实际上处在对立面。
半年前,我和创世伙伴资本的合伙人周炜有过一次交谈,投出诸多独角兽公司的他,对以轻松、活泼、欢乐为主的硅谷式管理氛围深恶痛绝,「很多中国公司跟着谷歌学,把游戏机、台球桌、冰淇淋机都配齐了,还允许员工把宠物带进公司,但问题是,你是谷歌吗?搜索这种垄断效应极强的行业,砍掉大多数员工也不会垮,你行吗?」
这样的表述有点不近乎人情,但道理可能就是这样残酷而真实。
腾讯系产品中存在类似「几点下班」、「休息了」这样的功能,或许与腾讯近期不提倡加班的新文化有关,看似人性化,也许适合养尊处优的大公司,但对于很多仍在为生存而挣扎的中小企业来说,实属添乱。
相比而言,钉钉的「DING」、「已读」等功能为追求传达效率,难免有一些员工不理解,但商场如战场,所有人都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企业管理「不是请客吃饭」,工作纪律背后往往关乎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并且,工作效率提高了,企业蛋糕做大了,直接受益的终归是员工自己。
况且,效率的提高是双向的,当老板的决策速度受沟通工具的倒逼而提升,悬而不决的现象减少,员工自然也不需要跑前跑后、反复试探。
理解真实的中小企业,才是移动办公平台的制胜秘密。
正因此,脱胎于早年失败的社交软件「来往」,钉钉自 2014 年转型以来,已经成为全球用户量第一的企业移动服务平台。截至 2017 年底,钉钉的使用企业数量超过 500 万家,注册用户数量达到 1 亿,目前这个数字仍在迅速增长中。
3 企业服务最核心的壁垒是什么?
企业服务的慢热属性,极度非标准化,需要精耕细作,难以一招包打天下,也很难在瞬时内诞生现象级产品,导致了企业服务需要有「板凳要坐三年冷」精神,不同类型企业,诉求各不相同,因此,塑造壁垒,必须充分理解每一个企业的细微差别。
为此,钉钉创造了「共创」制度,要求员工深入真实办公场景,挖掘痛点,再去场景验证解决方案,最终真正解决需求。
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是,钉钉所有业务线员工,每周致电或上门拜访至少三家用户,钉钉业务线也是目前整个阿里内众所周知最辛苦的业务线。「钉钉会在每个场景里死抠产品细节,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学习共创制度,与钉钉上的企业共创数月的法律服务平台无讼 CEO 蒋友毅这样对财经表示。
基于这样的努力,钉钉渗透进办公不同场景的颗粒度也越来越细,不只是提供更加私密安全可控的沟通协作平台,同时整合了大量企业流程、管理、人事、SaaS 等服务。比如,我使用「在线办理离职」功能后发现,拿着离职审批单四处堵截领导、连跑三天都找不到人签字的经历成为了过去式,「只跑一趟」的愿景提前实现。
钉钉甚至还开发了几款智能硬件产品。乔布斯有一句话颇有启发意义,他说,「一个真正在乎软件的公司,最终会去做硬件。」
其中一款名为 M2 智能前台的产品,主要解决考勤问题。研发需求来自生产型企业,由于工厂傍晚光线较暗导致人脸识别困难。而工人手上指纹又磨损得厉害,指纹方案也行不通。为此,钉钉从摄像头选型开始,软硬件都自主设计定制,在前端进行人脸采集和检索,后端数据处理在钉钉专有云上进行,确保在 3.5 米内实现高清采集。
目前,钉钉的生态,已经形成一个完整链路,从软件到硬件到应用市场,大量 ISV 基于开放平台为企业的细微需求开发新功能,中小企业的各类需求都能在钉钉上实现。
而腾讯系目前还没有上线硬件产品,在产品功能上也颇为简单,只囊括了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等工具,功能开发相对迟缓,这种执行力,也难怪马化腾在腾讯文档推出时发朋友圈感叹,他8年前提出的产品需求终于被完成了。
但中小企业等不起 8 年,企业服务虽是慢生意,却并不意味着执行也要慢。信息安全是一家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意识到这一点的钉钉上线了澡堂模式,不久前还拿到了 SOC2 Type1 服务审计报告和 ISO27018(公有云体系下的隐私保护)证书。喜提前者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不超过 5 家,在中国属首例。
可见,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尤其是安全需求,才是企业服务的关键壁垒。
国家保密局也表示,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沟通涉密信息,风险极大,不符合保密规定。从政府层面这样的表态来看,在安全性上表现更佳的企业级办公软件将迎来风口。
更深一层来看,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功能,而是一套管理体系和管理哲学。发掘企业的这一隐含需求,关乎企业服务平台更长远的护城河。
钉钉的产品哲学,是不局限于充当一种工具,而是试图通过技术输出进阶到思想输出,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输出,这是目前中小企业所急需的一种能力,若能通过钉钉吸收阿里管理方法论的精髓,传统企业家可能也不会焦虑到四处参加各类学费不菲的补习班了。
钉钉的崛起一度被好事者称为「阿里系公司的腾讯式成功」,但事实上,它其实还是阿里式成功,对于企业需求的理解以及阿里管理经验是钉钉产品逻辑的基石。恰恰也正是腾讯系的短板,并非简单的数据差距。
腾讯与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表现的差异,是由两家公司的基因差异决定的。分析师张云川认为,阿里以服务 B 端企业起家、腾讯以服务 C 端用户起家,前者倡导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后者讲求的是「连接一切」。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基因带来了迥异的产品哲学,自然也就形成了当下的竞争格局。
企业服务的 AT 对决仍在上演,两种路线最终决出胜负,可能不需要太久。
本文“一个“慢行业”的快意恩仇”由财经365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财经365公众号(caijing365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郭台铭出席台湾某活动时表示,年轻朋友开始 创业 ,首先秘诀在于不要离自己专业知识太远,核心知识竞争力要掌握住,杠杆不要拉太长。 郭台铭指出,年轻朋友一开始创业,可能没
今天,小司说说一个神秘的“巨无霸”。 说到中国的超大型公司,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大银行(工商 银行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
物美去年的募集说明书显示,张文中拥有物美集团97.02%股份;物美去年投资收益增长至12.2亿元 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 资金 再审一案进行公开
最近,京东可谓线上线下多点开花,积极布局自己的生态产业链,继马云的盒马生鲜,王兴的小象生鲜后,刘强东也积极布局 新零售 之路——京东生鲜。很显然,生鲜已经变成巨头角
5月31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经营层择机处置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议案》,议案通过后,苏宁经营层将对公司持有的 阿里巴巴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