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 >主页 > 财经 > 要闻 >

大湾区话题热,政策性福利大

时间:2017-07-07 08: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量:

政策 大湾区 扶持

    香港回归20周年,系列政策“红包”释放,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最厚实。近期,大湾区话题很热,大手笔很多。比如,连接港澳珠,实现三地“半小时”生活圈,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于7月1日前后全线贯通;香港召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大佬云集;国家发改委启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9月将上报中央。

  日前,各种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论坛、研讨会在召开。笔者近期参加了一个论坛,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回来后,笔者做了详细的案头工作,第一感觉就是大湾区功能和定位很高大上、眼花缭乱,比如粤港澳大湾区要对标旧金山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引领技术变革“领头羊”,成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等等。问题是,这些规划层面的新概念,确实很难理解。那么,粤港澳大湾区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普通百姓有多大意义呢?

  人择善而居,鸟择林而栖。自古,因环境友好、运输成本低、便于贸易,人类往往逐水草丰美之地居住,大城市和城市群基本诞生在沿海沿江,特别是海岸线长、“拥海抱湾”的湾区。因此,湾区最先开始发展工业和贸易,人口也开始集中。但是,由于水体污染严重,加上产业升级,工业开始转向腹地或内陆,湾区转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催生金融、信息、法律和设计等新业态发展。

  这就产生湾区城市群分工,如香港和澳门搞金融、航运和高教,深圳搞研发,广州搞高教,东莞搞先进制造业,珠三角其他城市搞零部件和一般制造业。这样,就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依托香港和广州的高教资源搞原创性和基础理论研究,书面的研究成果由深圳科技企业转化为产业化成果,并拿到东莞或珠三角其他城市“投产”,最后在香港上市,通过“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

  这是个美好的过程,旧金山湾区的集大成者“硅谷”就是这样。斯坦福副校长,誉为“硅谷之父”的弗里德里克·特曼,把学校房子拿来给学生创业,创业Ideals与“硅谷”合作成果化,并在华尔街上市,从而催生了Google、Facebook、思科(Cisco)等跨国独角兽企业,并将产品卖给全世界。东京湾区也如此,资源匮乏,日本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了环抱东京湾两侧的工业带,后来日本制造业强大后,电器等制造业转移到内陆,东京就成了全球制造业要素配置中心。

  如城市规划鼻祖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所言,城市不是一件被雕琢出的艺术品,它的发展如同地壳运动,一层一层迭加出来。一切以滨海城市为中心的大都会区都是湾区,核心是要素自由流动,剩下的扔给市场。目前,粤港澳三地间通关、税制、用工、社保、货币和公司注册等完全不同,很难谈得上人才等要素自由迁徙。某深圳工作的香港朋友,每天要去罗湖关口打个卡,以证明1/2时间在香港。另一朋友,每隔180日就要回香港,规避内地高税收。

  此前,笔者与香港的大学有项目合作,深感两边财务制度、税收之不同,汇率变化还要计算损益。对于这些,不仅要花很长时间去了解,而且每次报账,都得额外提供一大堆材料,不得不在两地频繁奔波,加上通关又不是很顺畅,费时费力。后来,笔者干脆与内地高校合作了,但服务质量、标准化、信息前瞻性、后续沟通等与香港有很大差距。所以,大湾区目标很宏伟,须多方合力达成,尊重和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是前提。如果民间自发的、市场驱动的交流、互动能做到畅通无阻,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了,粤港澳三地间就实现融合,大湾区也就建成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