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股小市值公司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单边下跌走势,大小市值公司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那么,2018年,小市值公司还有戏吗?
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A股通行已久的小市值策略完全失效。A股的涨幅与市值形成完全正相关:即市值越大的公司涨得越多,市值越小的公司涨得越少。从市值分类来看,2000亿以上市值的公司涨幅高达30%,之后收益随公司市值下降而递减,当市值降到200亿以下时,公司的整体收益全部为负:100-200亿市值公司涨幅中位数为-15%,50-100亿公司涨幅中位数为-20%,而50亿以下公司涨幅中位数更是达到了令人震惊的-25%。小市值公司是否就没有机会了呢?我们认为不会如此。2018年,很难再重演2017年的极端行情。小市值公司,将会回归其正常状态,有不错的表现。
不论是从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来看,涨跌幅与市值完全正相关并不是一种常态。这不但不是A股历史上的常态,也不是国际股市的常态。从国际比较来看,以美股为例,不同市值区间的公司涨跌幅差异不大,只有当市值低于某一阈值时,公司股价表现才会急剧下滑(图2)。如从平均涨幅来看,2017年以来,不同市值的美股涨幅都稳定在15%左右。而在涨幅取中位数后,50亿美元以下的公司涨幅才显著下降,回到5%左右的水平,而50亿以上市值的各类公司涨幅依然保持在15%左右。从A股自身的历史纵向比较来看,2017年以前,50亿以下的小市值公司,除了2003年,基本每年都保持不错的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小市值公司依然取得了最佳的相对收益,而在2009年的大反弹中,小市值公司更以154%的涨幅跑赢全场(表1)。
2017年A股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走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市值股票的增速更高吗?不是这样的。虽然新股持续发行压制了壳资源的价值,但从业绩增速上来看,全体A股,各个市值之间的业绩增速并无显著差异(图3)。而剔除异常值(业绩增速200%以上与-100%以下的公司)以后,反而是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大市值公司。
当业绩增速没有显著差异时,2017年市场的极端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市场风险偏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新股的持续发行,小市值公司的“壳资源”溢价已经不再明显,而流动性的减弱,使得小市值公司的估值开始向常态化回归。而这种回归,是建立在此前市值与估值严格负相关的A股现实之上的(图5):市值越大的公司估值越低,市值越小的公司估值越高。小市值溢价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17年年初,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接近90倍,是1000亿以上大市值公司的近5倍!经历了过去一整年的估值回收后,大小市值之间的估值差异显著收窄:50亿以下市值公司的估值回落到1000亿以上市值公司的近3倍,而中型市值的公司估值回落到大型市值公司的1倍多一点。如果考虑到中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增速显著高于1000亿以上市值的大公司,那么两者的PEG在2018年将出现显著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市值的公司在2018年将有不错的相对表现。
当前,A股的中小型公司中,已经出现了一大批估值合理的企业。目前A股200亿以下的公司有2900多家,占到了全部A股的85%。2017年,所有这些公司的平均涨幅与中位数涨幅全部为负。从具体的个股来看,市值小于200亿的公司中,有1000多家公司的市盈率在40倍以下,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当中比较集中更加集中。
进一步从行业上来看,这些公司分布在化工、医药生物、汽车、机械设备、传媒、房地产、电器设备、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建筑装饰、电子、轻工制造、商业贸易等20多个行业中。其中,生物医药、汽车、机械设备、传媒等估值偏低、周期性影响较小的行业,值得在2018年关注。而电子、通信等行业空间比较大的公司,预计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2018年可以重点聚焦业绩增速较高、行业空间大的中型企业,适当关注估值合理的小市值公司。行业上面,可以关注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等行业空间比较大的行业,同时关注估值已经回落到合理区间、周期性影响较小的机械设备、传媒等行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一篇:如何投资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