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来看,至今没有哪个国家是在生育率大幅降低后还能涨回来的,怎么鼓励都没有用。
这算是现代国家都必须面临的一道危机,中国现在看起来也遇到了。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上年的1786万人下降了63万人。
这意味着“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两年的时间里,不但每年出生人数都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而且仅仅第二年,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按照预测,2017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最低应该有2023万人口出生
而且这还是在1985年前后生育高峰,80后远比90后多的情况下出现的。未来90后成为生育主力,生育率会到怎样的一个状态,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2
可能很多人都还有中国人很多,中国人很能生孩子的印象,但统计数据告诉你,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为了掌握国民情况,我国每10年会进行一次人口大普查,而在两次大普查之间,则会对1%的人口抽样进行小普查,往往也能反映真实情况。
不谈2015年抽查出来的一个很骇人的数字,就按照2016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7,远远不到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2.1。
这还是在全面两孩政策开放以后的结果。
要知道一直以生育率低为代表的瑞典生育率就是1.7,因为生育率低人口已经连续45年负增长的德国,总和生育率也有1.5,而要维持一个国家的长久正常的发展,总和生育率必须超过2.1,也就是俗称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所以我国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8左右。
其实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育率一直非常低,2010年的人口大普查显示,当时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那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已经逐渐凸显,国民退休年龄一再延后就是其导致的直接后果。
很多学者以为从2011年到2015年逐渐放开的计划生育政策会让我国的生育率有所提升,没想到持续走低——他们当然能想到,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愿意承认罢了。
1990年的时候,我国的生育率就已经低于代际更替水平,然而那会儿国家还是坚决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于是生育率便一路从3降到2,再降到如今的1.04,直到几年前,还有专家表示一旦放开生育,我国总和生育率会立马飙升到4以上。
结果现实又一次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现在的中国年轻男女,和西方国家一样结婚结得晚,甚至觉得婚姻不是必需品。但西方国家的夫妻却没经历过计划生育,也没被远超他们收入水平的房价物价压着。他们尚且不愿意生孩子,那让早已习惯生一个的中国人,重新生二胎,又哪有那么容易呢?
况且,从成本上来看,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大大提高了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在城市里,愿意生育的父母们早已经习惯了给一个孩子最好的尿布,奶粉,玩具,教育资源,能够以这样的成本养育起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根本就是少之又少。
而这直接导致的就是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虽然2016年因为开放全面两孩回升了一点,但2017年又再次回落。长此以往,之后我们可能会像今天嘲笑的日本一样。
这种不可持续的生育率,直接导致的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新增劳动力,新增消费越来越少,养老金亏空则越来越大。
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至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的最低预测值为6.13亿,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想象着当你走进上海新天地酒吧街,发现那里和医院一样,到处都是70岁以上的老头和老太太,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真是如此,那你现在交的养老金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笑话,因为没有哪个政府是把你现在的养老金留到以后给你养老的,而是用你现在交的养老金供养现在退休的老人。
但当我们老了以后,因为生育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很可能举国上下全部都是老人,可能你必须工作到80岁才能退休,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也根本无法支撑你的生活。
当然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还有诸如适龄劳动力消失,消费减少,人口红利消失等诸多危害,在此就不多说,各位可以自己思考。
人口生育率再这样低下去,分崩离析的欧盟,一片死气的北欧,希腊,可能已经是中国未来最好的结局。可以说我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所谓“大国空巢”的危机。
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也不允许看到的。
所以就有了许许多多事情。
3
最近看新闻,俄罗斯着急了,俄政府将在未来三年投入500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64亿元,以鼓励民众生育更多孩子,2016年,平均每1000个俄罗斯人生育12.9个孩子,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生育率便持续下降,至今人口已下降超过500万,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如果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到2020年俄罗斯人口可能会下降到1.07亿!人口是一国实力之本,俄罗斯重新调整人口政策,稳定人口数量也就不难理解了,俄政府这回的刺激政策不算小,从明年1月开始,为生育第一个孩子的贫困家庭发放津贴,共持续18个月,在未来三年,该项目将耗资1440亿卢布;此外,政府为生育第二、三或以上孩子的妈妈,提供45.3万卢布一次性津贴的政策原本应在明年到期,如今则延长至2021年;那些在明年1月以后生育第二或第三个孩子的家庭,还能申请一项特别贷款抵押计划,年利率高出6%的部分可获得国家补贴,有50万户家庭将能在未来五年受益。
再看看波兰,波兰现有人口3850万人,是欧洲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率一直在负增长和不到1%之间徘徊。在欧盟中,只有葡萄牙的生育率比波兰更低,而西班牙和希腊的生育率和波兰几乎一样低,波兰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峻。上个月,波兰有一部关于兔子的动画片成为新闻热点,波兰政府为了应对老龄化,卫生部长出面将一部动画短片传上网,称赞兔子繁殖后代多,鼓励民众像兔子一样繁衍生息。短片最后打出一行字:“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家长,请参考兔子的例子。”波兰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鼓励18至45岁的育龄民众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声明还说,政府正试图以“不冒犯任何人且不庸俗”的方式提高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近年来,波兰政府一直在鼓励生育。波兰生育单胎的妈妈可享受52周带薪产假,生育双胞胎或多胞胎的还可再增加11至17周不等的假期,准妈妈在公立医院生孩子免费,还能获得一次性补助1000兹罗提(约合1800元人民币),经济困难家庭则可获得2000兹罗提,2015年底波兰又推出全民“500+”政策,对所有生育二孩及以上的波兰家庭,每个孩子每月补贴500兹罗提,直至孩子成年。
在韩国,据预测,到2030年,五分之一的韩国人将跨入65岁,老龄化问题严重,由于韩国农村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韩国的各种奖励政策也力度不小,韩国农村地区奖金最高的是京畿道杨坪郡,生二胎奖励300万韩元(约合1.7万元人民币),三胎500万韩元(2.9万元人民币),四胎700万韩元(4万元人民币),五胎1000万韩元(5.8万元人民币),六胎2000万韩元(11.5万元人民币)。不过,我觉得如今的社会,六胎简直无法想象!奖励归奖励,让一个家庭多生育孩子不是难么容易的事,韩国的人口生育率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下滑,当时每年的新生儿数量大约有100万人,到2002年时的出生人口只有49万,2017年更是预计将首度跌破40万,只有36万。为此,韩国国务会议上个月甚至破天荒新设了一个“不孕休假”,为不孕女性提供3天假期,方便她们接受相关治疗。
由远及近,再看看中国,2016年我国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为16.6%,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了0.1个百分点,儿童占比首次低于老年人口。中国目前0至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降至16.5%,根据人口学统计标准,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低于20%即为少子化,其中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如果少子化与老龄化这两个化的问题一起出现,问题摞起来叠起来,不容忽视。
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膨胀期,我们现在养老产业那么热门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从2015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从2.2亿人激增至4.3亿人左右,之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有所放缓,进入所谓“高位平台期”,到2100年老年人口比例仍将维持在30%左右的高水平。
我在日本旅游时有一幕记忆特别深,餐厅里做铁板料理的是一位老人,都70多岁了还在上班,一方面有点不好意思让老先生受累服务我们,一方面也真挺感慨的,一把年纪不退休还得上班真辛苦;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人口问题关乎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人口问题真的需要社会各界花大力气加强研究分析了。
4
2017年2月的时候,人民日报发文称“生不出二孩真烦恼”,在文中大谈不孕不育的困扰和代孕的好处,等于是变相承认二孩政策效果不好,只不过他们总结出来的原因是“大家还是想生的,只不过生不出来真烦恼”。
没多久,人民日报就在微博上发起投票问
“代孕合法化,你支持吗?”
其实看看人民日报以前的微博,会发现这件事其实从2015年就拿出来讨论过了,只是2017年的时候从“建议删去”,走到了更实质性的一步。
当时这个信号激怒了不少微博网友。
有博主表示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置人权于不顾,是陷我国妇女于水深火热之中;
还有博主发博称像这样下去,我国迟早要开始嫖娼合法化。
这些博主说的虽然言语激烈,但某种程度上我同意。确实在我国每年还有妇女被拐入大山,农村还有买卖人口的现象时,完全不适合开放代孕。更别说是他们一直强调的无偿代孕。
但这是按照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来看的。
事实上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200年,我国步入现代社会的年限就更短了,其实我们现在所笃信的许多真理,诸如保护劳工权益,甚至比如男女平等,比如人是自由的,都是最近这两百年的产物。
这两百年别说地球,就算放到人类不长的文明史里,都只能算是一瞬间
——而在此之前,支配我们的是许多我们现在看来非常野蛮,原始的本能。繁衍,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之一。
所以可能现在你觉得许多政策不可理喻,但在繁衍的压力面前,可能未来我们无论情愿与否,都必须接受一些现在难以想象的事情。
远了说,有当年为了让戍守新疆的将士安心戍边,从湖南征召八千个女孩子给他们当老婆的事情,毫无疑问三观不正,但当年可是作为光荣事迹到处宣传的。
八千湘女嫁新疆当年是作为光荣事迹全国宣传的
近了说,你看,那个“史诗级直男癌”煮肘(现在叫@煮老师)的三观足够不正吧。他不但每天“物化”女性,给女性打分,在微博上公开征女友。
而且他的信条就是,男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价值就是培育出足够多的后代,和不同的女人生足够多的子孙。而女人的价值就是乖巧地听男人话,然后为男人生足够多的宝宝。
我也非常不喜欢他,但他这种观念如果放在150年前的中国,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富人观念了,150年也没多久,也就几代人吧。
他至今没有结婚,但是前几天他PO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显示他至少有10个孩子。
你猜未来如果人口匮乏到一定程度,他这样的人会不会成为主流甚至英雄?
反正他自己认为自己是英雄,并且微博上认同他的人,正越来越多...
扯远了,说回国家。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
日本的做法是政府出资,大量鼓励生育。
北欧高福利国家则是,如果一个妈妈生得足够多,那基本全家吃穿不愁再也不用工作了。
日暮西山的欧洲的做法是开始大量接受移民,而穷途末路的德国则更是大胆地打起了难民的主意。
德国媒体做的调查,发现难民一大半上过小学
我们国家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可能会像上面那样分几步走。
先是端着开放二孩政策,再过几年如果还是解决不了,肯定也会像欧洲,澳大利亚一样给多生孩子的家庭补贴。
毕竟在人口生育率超低,负增长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一对夫妻对国家最大的意义就是生育一个后代。
这甚至比某个媒体人或是某个商人,每年赚上百万对国家的意义更大,不仅仅因为他们一般都会偷税漏税,更因为生育后代,你和你的后代将为国家带来大量消费。而且你为孩子投入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是在为国家培养一个新的劳动力,远比你交的税更多。
但如果这还解决不了,谁知道以后会出现怎样不温柔的状况。毕竟当年实行计划生育的时的情况可一点都不温柔,事实上人道在这里从来敌不过发展和生存。
当然还有更人道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往中国引入肯生肯育的非洲移民以及中东穆斯林。统计显示,非洲的一票国家,总和生育率高达6以上。
但这真的更好吗?
谁也不知道。
如果说,农村里的孩子还有土地,城市里的父母把孩子带来社会,他们真的是一无所谓,城市福利等于0。我觉得国家应该,教育费用减半,医疗费用全免。促进实体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消费流通。这样,大把人愿意生孩子。高价房地产害了中国一代人。
我16年交的扶养费到底扶养了谁,想起这事儿我欲哭无泪,给自己的小孩买不起奶粉,一沓沓红色百元大钞上交给计生办,连个白条都沒打,就因为抢生二胎,孩子出生早了,说多了都是泪!
如果老板和你说,让你做在圣诞节出一个线上传播案,在预算1000元的情况下,让微信公众号增加2000个粉丝,此时的你如何出这份案子呢?
如果老板和你说,让你做在圣诞节出一个线上传播案,在预算1000元的情况下,让微信公众号增加2000个粉丝,此时的你如何出这份案子呢?
如果老板和你说,让你做在圣诞节出一个线上传播案,在预算1000元的情况下,让微信公众号增加2000个粉丝,此时的你如何出这份案子呢?
5
关于中国的事情就说到这,下面谈远一点。
其实生育率低的问题,不止是中国,在全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会遇到。而在一个国家内部,似乎越是过得好,思想越是进步的人,也就越不愿意生育。
乃至于很多落后传统的宗教信徒因为没有什么人权意识,每个人都觉得生孩子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人口越来越多,而思想相对进步的自由派因为生育率低反而越来越少。
很多时候我有一个错觉,就是我们人类最终会灭亡在我们自己的进步中。且不说能够毁灭所有地表生物的核武器,就说我们奉为普世价值的“民主”,“自由”,“人权”,“市场经济”等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可能是最坏的东西。
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它们,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时代都得到了自己可以获得的最大自由和尊重。我们每个个体比以往任何时候生活的都要幸福,富足,有安全感。
这可能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平等,因为多元化政策,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由,有可能会让人类这个物种跌入深不见底的深渊。当所有人都觉得应该为自己而不是为下一代而活时,可能就是我们这个物种走向灭亡的时候。
三国演义的开头,罗贯中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我国所谓的五千年历史,有璀璨的文明,但更多是在原地踏步不前的内耗中度过的。到了20世纪,我们本以为已经脱离了那个不断不断不断旋转的轮子,却忘了新中国建国也不过才70年不到。
历史的车轮隆隆隆向前进,我们中国,我们全人类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在人类最黄金的辉煌一百年后人类将会怎样,谁又知道呢?
“话又说回来了,一百年后的世界,又关我屁事。”
——这大概就是我们所有人类的信条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