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章馨),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超预期上涨,躺在估值和价格底部的油服行业即将迎来基本面改善。油服行业的周期见底迹象在2017年初已经出现,但业绩改善要到2018年才能体现。
由于油价的持续大幅的下跌,石油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盈利跌入低谷,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本开支的大规模减少,以至于上游的油服行业需求萎缩。欧佩克减产协议的达成和执行率的上升,令国际原油价格在2016年见底,2017年保持稳定,2017年四季度至今维持着上升趋势。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最高涨至70美元,NYMEX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最高涨至近65美元,已经超出了市场预期。
油价的上涨改善了石油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并为未来的资本开支奠定了基础。2017年,全球各主要石油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正增长,虽然欧佩克执行减产但油气产量相比2016年也实现了小幅增长。从资本支出看,2016年各主要石油公司都是负增长,但在2017年出现改观,部分石油公司资本支出实现了正增长。
各石油公司的经营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为例,据公司财报披露,公司2013年时的桶油成本为45.02美元/桶油当量,2016年时降至34.67美元/桶油当量,2017年中报披露的成本则是31.74美元/桶油当量。中海油降本增效提升了公司业绩对油价的高弹性,自油价去年上涨开始,中海油在香港市场股价已经上涨近50%。
盈利能力可预见的改善给了中海油增加资本支出的空间和动力。中海油在2015年年报中预计公司2017年资本支出在600亿元以下,而在2016年报则提出资本支出计划在600-700亿元,为近年来首次增加。
不过,实际情况来看,中海油在2017年上半年实际资本支出为214亿元,同比下降2.7%。公司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开发投资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同比下降。这里体现出的是油服行业作为后周期行业的一个特点,开发项目会被延后或推迟。反映到中海油上游上市公司中,海油工程2017年业绩预减59%到66%,并未反映出行业形势的改善。
不过,如果看业绩,就可能存在明显的误判。因为作为后周期行业,油服行业的业绩变化一般滞后于油价1-2年时间,这是因为油价波动影响石油公司经营,再会继而影响到资本开支,进一步的,油服项目一般会因为工作量安排延后或推迟导致收入结算差异。
这里市场就会出现认识上的预期差:一个是觉得现在业绩不行,第二个就是没想到会以丰补歉。预期差体现在油服公司的股价对油价涨到60美元了还比较淡然,而油价在50美元以上,全球范围内的资本开支就有能力开始增加了,毕竟行业节衣缩食这么多年了,效率和成本都积攒了底子,也有了扩张的动力。不仅计划开支会有所增加,之前计划但延后推迟的也会补上去。
关于市场的预期差,有个典型的例子是,海油工程日前预告2017年业绩预减,股价随机大跌5%,而2017年的业绩预减本就是在预期中,四季度才上涨的油价不会这么快传递到油服公司当季的业绩上。这说明市场主流还是在看过往的业绩,这就是预期差的体现。
市场的看法是一方面,产业的看法是另一方面。在2018年1月16日举行的《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表观点认为,2018年石油公司将迎来跨越式发展,行业变化主要包括“油气产量、收入利润将持续增长”和“资本支出将全面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