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要造出一台新能源汽车,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
“造车需要匠心精神,而造智能汽车头三年就是烧钱,头三年没有足够的融资是不行的,我认为做这种智能汽车项目,即便是极具行业研发和供应链经验的团队,也起码需要两百亿资金,才能烧到企业有产品上市,有现金收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小鹏汽车在过去一年时间已经完成了60亿元的融资,接下来的一年将继续进行100亿规模的融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没有你有钱,却比你有实力今天的主题不是这些造车界的新兵蛋子,而是新能源造车势力的老江湖——BYD和戴姆勒合资的“腾势”。腾势的注册资本在5月29日增资8亿元(BYD、戴姆勒各增资4亿)之后,已经有了41.6亿元的注册资本,而这个体量在当今的十大造车新势力当中也只能处于中游水平。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腾势的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用的。腾势常被人忽视了它背后所依靠的大山——BYD和戴姆勒。这也说明,和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同,腾势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兴产物。比亚迪的电动技术、奔驰的整车制造……都是腾势得天独厚的资源,所以腾势不用“200亿元”的代价就能制造出达到和造车新势力一样的高度。
不按套路出牌,细水长流走得更远
以BYD和戴姆勒的体量,大可为腾势一掷千金地注入海量的资本;但实际上,两位金主没有选择这种常规的打法,反而坚持了一种细水长流的战术。和造车新势力的不同的是,腾势是一家合资企业,两者不论是在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共享还是渠道的发展发面,都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彼此间的信任 。
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今日,这种添油战术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以特斯拉为例,2017年底它的的现金余额还有34亿美元(预计今年就会烧完),但是未偿还债务却高达94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亏损、烧钱。
这种战术的运用,也成为了鞭策腾势品牌奋发图强的动力。没有以融资之名招摇撞骗,也不会因为储备不足而偃旗息鼓,这也要求腾势要将得之不易的资金直指产品本身。
特斯拉已经不在话下
比亚迪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是腾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先进的电池和驱动技术,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腾势汽车的续航里程方面:
2014年,腾势300上市,综合续航里程300KM;
2017年,腾势400上市,综合续航里程400KM;
在2018年,腾势500的续航里程则达到了500KM,比肩特斯拉的任意车型,而在未来,还将会有续航里程更大的车型持续推出。反观目前许多品牌,要么是偷换概念,要么是自吹自擂,与其相比,腾势确实要踏实许多。
奔驰的整车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上也给予腾势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不光是腾势的设计由戴姆勒方面负责,就连车门铰链、车身螺丝、饰条卡口等零部件均由戴姆勒供应商提供(腾势也是第一个按照C-NCAP五星级标准打造的产品);腾势还扎根在奔驰销售渠道当中,很多4S店中都有腾势的一席之地,这也拉升了腾势的品牌形象。
结语
相比于造车新势力的后来居上,腾势的面世却要早了点。在腾势推出量产车型之前并非是新能源汽车的风口,而在新能源崛起的时段里,许多人的视野又被造车新势力给包围。但毋庸置疑的是,腾势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站稳了脚跟,当政策倾斜的浪潮退去,它绝非裸泳的人。
本文“没200亿别造车,41.6亿的腾势能玩转新能源吗?”由财经365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财经365公众号(caijing365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特斯拉是大出行领域最受人瞩目的公司。 近期,中国 汽车 界的三位大V——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讨论特斯拉时,各持己
从手机行业功能机向智能手机的跨越转变中,凡是与数字科技沾边的企业都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便是“恐惧”。亘古不变的规律不断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最大的天
降低关税算什么!美国 汽车 巨头直接把工厂搬到中国! 刚刚,上海传来大消息,猜测已久的事终于定了!特斯拉正式宣布:在上海修建除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工厂! 美国当地时间6月5日
根据外媒Bloomberg的报道指出,欧盟监管会表示,随着2015年大众集团爆发柴油排放造假案后,这使得欧洲柴油车出现重大转折。一来欧盟不仅订定更严苛的检测标准同时搭配一些推动电动
时隔九年,袁小林再度等到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与九年前那场艰难谈判不同的是,袁小林,这位擅长外交与并购的人才,不再需要以谨小慎微之姿,与趾高气昂的对手谈判斡旋。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