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小米要上市了!
但是,很显然,即将上市的小米,不管是在融资额度还是估值上,都与最初的估计有着很大的距离。
甚至,如果传言成真的话,小米大概540亿美元的估值,与2014年450亿美元的估值相比,也并无太大的实质性跨越。
回忆一下自从小米筹划上市以来的传言、猜测,小米经历了一个从天空到凡间的降落过程。由千亿美元估值到现在的几乎“半价”,还未上市便“洗去铅华”了。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小米;也许,将来小米还有机会。可这,肯定不是不少人期待的小米。
但在我看来,客观而论,尽管小米上市已经处于倒计时中,可当下这个时刻,并不是小米这家优质且有远大前途企业上市的最佳时机。所以,才有了这种“起落”。
小米很优秀,小米必须要上市,但这次上市的机会却不是最佳时机!理由如下。
第一,独角兽的整体形象,已经从最初的“当红炸子鸡”,到了如今的形象不佳。
6月,是“独角兽”们排队去上市的季节。至于原因,自有公论。
但是,在我心目中,独角兽的形象,已经从最初的“当红炸子鸡”,到了如今的形象不佳。
曾几何时,“独角兽”几乎成为中国股市的希望。《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一度很让人振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度已经明显降温,对“独角兽”的冷静思考反而占据了上风。而事实上,富士康等“独角兽”在A股的快速上市,也并未起到理想中的作用,反而弊病尽显。
细数那些不同版本中的“独角兽”企业名单,那些未上市的公司中,有的公司能否生存下去都已经成为疑问,更遑论什么在A股上市。“出师未捷先卖身”的摩拜,已经走在了前面,下一个是谁还不清楚。而对海外上市“独角兽”回来“割韭菜”的担忧,目前也已经不少。
未来,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应该会进入大浪淘沙的阶段。海外上市的“独角兽”回归A股,将会被更加冷静的对待。
这种局势下,小米难免会受到影响。即便,它是在香港上市。
如果度过了“独角兽”公司的大浪淘沙阶段,那小米面临的形势应该会宽松的多。只是,现在不行。
第二,自我定位与外界定位有着太大的距离。
小米自我定位为“互联网公司”,用雷军的话讲:“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而外界则更乐意将其归类于“硬件公司”。孰是孰非,时间会证明。
不过,定位不同,在未来“钱景”上则肯定会大相径庭。
想起不久前,联想集团从香港恒生指数中被剔除。这件事对硬件公司上市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不敢判断,但可以预见的是,相对于硬件公司,市场对“互联网公司”应该会更加青睐。
公平的讲,小米的“互联网公司前景”很不错,但需要时间。而从互联网收入占比看,小米还真的很难被称之为“互联网公司”。硬件业务,还占据着小米业务链的绝对主力地位。
假以时日,这种格局或许会改变。可是,今年却是小米手机业务最好的一年。未来的手机市场会如何发展,还难以确定。
当下,手机业务如此之好,不利用起来岂不浪费?这样的话,就很矛盾,当下与不可预知的未来的矛盾。因为,时不我待!
假如给小米时间,让它能够证明自己是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那局势还会如此吗?我想不会的。但现在没法证明。
第三,小米回归A股之路的“戛然而止”。
这让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本来,小米的A股CDR之路顺风顺水,“小米速度”差一点成为现实。
这里,假设一下,如果小米A股CDR之路成行,那么,小米在香港上市肯定会轻松许多。但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A股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可以这样说,证监会的《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让小米回归A股之路戛然而止。而这,我认为直接影响了小米在香港的上市之路。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这里,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下《反馈意见》中几点引人关注的核心内容。而这几点内容,恰恰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反馈意见》的第81个问题:“(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报告期内,互联网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9.6%和8.6%,主要来自于广告推广和移动游戏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40%、71.26%和70.28%。请发行人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业务实质、收入占比、利润来源等,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
《反馈意见》的第82个问题:“公司定位为一家硬件引流、互联网变现的科技创兴公司。请发行人结合公司互联网获客方式、除了通过硬件获客,能否通过其他互联网方式获客、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增长趋势、渗透率等情况,说明未来互联网变现的趋势、业务增长空间、是否具备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
《反馈意见》的第83个问题:“2015、2016年,公司收入整体平稳,2017年大幅上升;2015至2017年,公司毛利率逐年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也大幅上升,幅度远超收入的增长。请发行人说明原因及合理性。”
这三个被《反馈意见》归于“其他问题”的问题,恰恰是让小米回归A股之路戛然而止的核心问题、根本原因。
如果小米能够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小米的上市局势不会是今天的模样。可是,小米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撤回CDR。
小米的这种撤回,会对它在香港的上市前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很难说是正面的影响。
而除去以上三个因素外,在6月份,香港恒生指数颓势明显,这也不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我曾经预想,这种局势下,小米或许会暂缓上市进程,但我想错了。
正是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我认为,小米上市的时机,不是最佳时机!这时候,我倒是想起雷军当初“五年不上市”的话来。也许,雷军的最初判断是对的!
本文“小米上市,并不是最佳的时机”由财经365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财经365公众号(caijing365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
最近我们经常看到来自 小米 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在美国路演的消息,也经常晒出自己在美国各地进行路演的照片,也证明了小米目前融资以及上市的准备其实已经到了尾端就等待着正式上市
相信大家这两天都被小米 IPO 给刷屏了吧,在前段时间小米宣布上市,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表示很激动:8年了,小米终于上市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小米这支
小米最新信息,发行定价区间17-22港币,最终还是定了下限,17港币。没办法,发行核心国际配售部分,只获得轻微超额配售,也就是勉强把 股票 都卖出去。再贵了,国际配售也许就失
昨天,小米集团在香港路演,预示着小米离IPO越来越近了,在 国内 ,这可能是第一家上市的手机品牌,目前 国内 最大的几家,像华为、OPPO、VIVO,都没有上市的计划,之前魅族传出过
小米终于要上市了,而对于 小米 到底应该估值多少的争议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各种说法都有,高低相差极大。 此前业内对小米的估值高达700-1100亿美元之多,不同证券机构给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