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今天发文指出,对于新业态下的新职业而言,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取得批件、取得资格证,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好像批件、资格证发下去了,就安稳了。其实,市场是灵敏的,企业是聪明的,消费者是明白的,一个人是否具备职业素质,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最终会作出判断,让优者胜、劣者汰。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这几天,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有一个好消息:5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通过取消、合并等再减少一批职业资格,将剩余职业资格列入目录。这意味着,今后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在清单目录之外自行设置国家职业资格。
2014年以来,针对原有职业资格设置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过多过滥等问题,国务院先后分7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占总数的70%以上。曾经饱受质疑的“美甲师资格证书”等一批职业资格认证被取消,为企业和劳动者解开了“枷锁”,释放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职业资格认定,应该多运用法律的办法和市场的办法。一些职业,如医师、律师,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含量和职业门槛,法律规定该监管的必须监管到位,对不符合法律规定而非法执业的,必须依法惩处;但对更多的职业,特别是新业态下的新职业而言,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取得批件、取得资格证,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好像批件、资格证发下去了,就安稳了。其实,市场是灵敏的,企业是聪明的,消费者是明白的,一个人是否具备职业素质,市场、企业和消费者最终会作出判断,让优者胜、劣者汰。
对职业资格加以规范,不能一味采用行政认定办法束缚了新事物的发展。但要管住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谈何容易?近年来,国务院通过“七连清”,让职业资格认定和许可事项显著“瘦身”,“放管服”改革成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一招。但是,应该看到,防止被取消的职业资格认定和许可事项“死灰复燃”的任务还很重。出于惯性思维,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适应双手被管住的现实,还没有找到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作用的途径。
其实,大量被取消资格认证的职业,并非没有专业含量可言,相反,许多职业是需要劳动者掌握一定技能的,只是有没有达到这一技能要求,不应由政府认定,而应由市场认定。被取消的不是职业的专业属性,而是职业资格的行政认定。政府应该指导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让更多劳动者在岗位上提高技能水平。同时,对政府保留的职业资格认定,应该从严要求、实时考核、动态管理,不能发了证就一概不管,对资格资质持有人因不具备应有职业水平导致重大过失的,负责许可认定的单位也要相应担责。如此,才算是让政府这只“闲不住的手”放对地方。
本文“职业资格监管应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由财经365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财经365公众号(caijing365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