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A股市场较弱,继续在震荡筑底。不少上市公司积极行动,回购规模已创近4年新高,接近2018年12月份历史大底时回购规模。随后2019年一季度市场走出一轮小牛市,2024年历史能
①MR概念股获市场热炒,丝路视觉盘中涨近19%,中光学和双象股份收盘涨停,亿道信息本月累计最大涨幅81%; ②梳理12月迄今获机构调研的混合现实概念股名单(附表); ③中科创达、亿道信
上周,A股指数集体走低,上证指数周跌0.94%,深证成指周跌1.75%,创业板指周跌1.23%。盘面上,PEEK材料领涨,港口航运、BC电池、MR(混合现实)等板块涨幅居前;因网游新规征求意见稿形成
十二月二十一日,A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7%,保持2900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08%、1.65%。 在概念主题方面,Wind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上
导读 :对资本市场参与各方影响巨大。 作者 | 第一财经 徐宇 时隔两年多,叶飞案正式落幕。 近日,青岛中院发布一批证券期货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例为网络大V叶某伙同他人炒作操
12月20日晚间,重磅政策纷纷来袭。白天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外大宗商品纷纷上涨。A股虽继续较弱,但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海外机构发声,关注明年超跌机遇。 // 重磅会议、政
近期ST板块(注:本文所指ST板块股票含ST股和*ST股,下同)整体连续下跌,明显跑输同期大盘,相当数量的ST股期间连续跌停,甚至直面退市风险,处于退市边缘。 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
基金成立后,建仓期期限通常在1到3个月之间。在下半年的沪指屡次下探3000点以下的行情中,不少基金经理在基金成立后“稳坐钓鱼台”,轻仓乃至空仓成功“熬”过下跌行情。 有业内
中信证券:出清加快,拐点临近 市场对经济的预期相对于政策目标存在较大上修空间,外部宏观环境更加温和,A股短期受投资者心态和资金行为影响,对积极的政策变化脱敏,市场出
12月14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资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全面总结2023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系列要点,多家公募基金公司
12月12日,多只ETF成交额出现明显放量,更有基金仅15分钟成交超10亿元,大资金进场迹象显著。自多家国有大型机构公告进场以来,已有多只ETF成交额连续多个交易日明显放量,其中不
中信证券:政策定调积极,夯实市场底部 12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政策的定调整体偏积极,预计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将继续加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进程也将加快;市场的底部正在不
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国务院7日晚有个通知,涉及新能源! 中国政府网12月7日消息,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12月6日,财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大A这两天又双叒叕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 有网友说啊,以前觉得鲁迅先生的“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完完全全是在凑字数,是废话。 刚刚看着自己的两个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今日发布报告称,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随后,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穆迪作出调降中国主权
国务院国资委12月4日消息,12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推进中央企业巡视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全面部署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和中央企业金融板块业务风险问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追求更高的收益率已成为共识。而如何在有限的投资资金中实现更大的收益,一直是投资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20倍杠杆炒股平台应运而生,为投资者提供了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众多投资者都在寻找低估值、高增长的投资机会。而对于绩优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发现潜在的市场机遇。近日,
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证券:信心和市 场的拐点临近 12月投资者对经济和市场的信心有望迎来拐点,预计年末资金行为出现调整,市场生态有望改善,把握
2024年经济或延续修复...... 摘要 周期轮回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疫情之后的一切又不尽相同。大变革中,周期与结构的力量交织,经济在寻找“新稳态”的过程中,经历周期往复、结
相较于年度策略及金股推荐,近年来券商更热衷于按月度推出金股及策略,投资者也得以在短期内验证券商的投研实力。11月份,各大券商金股“战绩”一一展现,超五成个股实现股价
保险巨头国寿、新华将共同发起设立500亿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消息成为当下A股市场的最热话题。 根据最新公告,新华保险将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即合计500亿元共同设立私募基
社保持股动向来了。 在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证监会积极推动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数据宝统计,剔除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现身634只个股的前十
北方证券交易所仍然是当今资本市场的关键词,因为第一次公开交易监管公告而增加了人气。从开户数据来看,最新数据已经在640万左右,部分客户经理开始再次通过市场人气增加客户
北交所行情如烈火烹油,一批股东也纷纷借机套现。今日晚间,月内涨幅超过260%的志晟信息(832171.BJ)发布减持公告,揭开了北交所减持潮的冰山一角。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仅在近一周
中信证券:展望2024年,港股有望开启贯穿全年的修复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进入2023年,内外部因素导致港股受压,但10月底以来转折已现;而7月底以来海外无风险利率飙升下,市场
临近年底,多家券商发布2024年策略报告,对明年宏观经济、指数走势、板块配置等进行展望。多数券商报告描绘了2024年谨慎乐观的经济前景,经济复苏将推动企业盈利恢复;A股市场整
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技金融工作,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
在全面注册制落地之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创出了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2日,A股退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5家,剔除被重组合并的中航机电、申请主动退市的经纬纺机,因触
近年来,A股市场一直处于不断变盘的状态。投资者频繁承受市场波动的考验,眼下,市场即将迎来巨变!这将对A股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也使得投资者们再次陷入纷扰中。 首先, 在国内
本周二(11月21日),北交所迎来“大爆发”行情。 北证50指数早盘一度涨近12%,截至收盘报4.51%,全天成交额超过102亿元,创下指数设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北交所早盘近10只个股30%涨停,
在如今信息高度发达和金融市场飞速发展的时代,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在众多投资方式中,炒股杠杆平台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它以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吸引
作为全球投资界最知名的“股神”,巴菲特的投资举动一直牵引着全球投资者的心。 然而,在上周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SEC提交了最新13F表后,一些华尔街分析师们从巴菲特的调仓动作
中信建投证券:整固之后将继 续前行 APEC会晤之后,市场在等待新的利好。外部流动性环境将继续改善,且近期国内政策信号积极,后续有望进一步加码。市场在短期整固之后,震荡向
积极因素催化市场回暖,跨年行情可能比往年来得更早。 从券商中国记者观察情况来看,跨年行情在今年11月就已成为机构热议话题,往年往往要到12月中下旬。机构在最新预判中直言
针对缅北电诈集团的清算,开始了。 自从半个多月前缅北同盟军宣布“清剿电诈”后,缅北电诈大本营便炸开了锅,电诈园区遭到重创,大门打开,纷纷表示要将电诈人员遣送回中国。
11月14日,大盘全天窄幅震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31%,深成指涨0.17%,创业板指跌0.22%。盘面上,华为概念股持续活跃,算力概念股震荡走强,先进封装概念股维持强
近日,合盛硅业一场举报风波掀起了行业的波澜。据传闻,该公司的董事长与原总经理之间的恩怨纠葛涉及刑事案件。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成为了一道道不容忽视的“罗
越来越多外资开始看多A股。 在2024高盛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及股票市场动态媒体交流会上,高盛继续给予A股市场“高配”的建议。其预计,受每股收益增长及估值因素驱动,MSCI中国指数
经济的起伏往往让人感到不安和焦虑,尤其是在最近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然而,据高盛最新发布的数据和见解,我们可能正处于一次经济转折点之中。高盛表示,“至暗时刻”已经过
中信证券:情绪回暖延续 ,首选超跌成长 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10月数据小幅走弱,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降息概率提升;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美债收益率中
11月9日晚,上交所网站显示,冲刺科创板的朗坤智慧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因朗坤智慧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从整个流程来看
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的具体举措。 其指出,基于当前市场状况,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节奏、融资规模等作出更加从严和从紧的安排,重点突出扶优限劣,引导
股票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逐财富增长和实现财务自由的热门选择。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了解股票投资的基本知识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股票入门的基础知识,
A股迎来多重利好。 具体利好包括: 中国10月进口增速转正; 2.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5.4%; 3.境外主权基金纷纷加仓A股。 尽管11月7日A股微跌,但中长期走势依旧被众多机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