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云南茶王、大益茶掌门人、“金融茶”教父吴远之,在这个冬天猝然离世。
12月20日晚,大益茶taetea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大益集团董事长、总裁吴远之,在旅居加拿大期间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大益集团已成立特别委员会,全面负责大益集团运营管理工作,目前,大益集团生产、经营、决策等各项工作均正常进行,稳定开展。大益集团还表示,将在勐海、昆明、广州、上海、西安等公司所在地组织举办简朴追思仪式。
一位做大益茶生意的茶老板告诉《财经天下》周刊,20日下午开始,整个广州芳村茶市场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吴远之离世的消息,甚至不少普洱茶行业人士将其视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吴远之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争议。他曾是留洋海外的金融精英,于危难之际接手濒临破产的勐海茶厂,将其一手打造成现代化工业化的茶企龙头,并逐步发展成世界第四大茶业公司、中国首屈一指的茶企。
大益茶声名鹊起后,他又将熟悉的金融运作手段用在了普洱茶上。炒客和商家相继入场,大益茶逐渐流行起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也成为了“金融茶”。在今年3月,大益茶的市场价格涨势如同熊熊烈火,一款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价格甚至达到了6500万元/件的“天价”。随着茶价暴涨,金融茶“期货市场”上做空的商家血本无归,一时间普洱茶市场也出现了爆雷现象。
大益茶近期也已出现了市场波动。目前在大益行情网上,2000年的“班章珍藏青饼”,显示价格为292万元/提,较年内最高点下跌了11.52%;一款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显示价格为455万元/提,较年内高点下跌了27.2%。在12月20日当天,新茶“2101 仓颉号”价格下跌了10%。
大益茶的“领航人”已经撒手人寰,处于舆论漩涡中的大益集团,又将驶向何方?
从金融精英到云南茶王
吴远之离世时,根据企查查显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由吴远之持股90%、李明芝持股10%。吴远之名下的关联企业有37家,其中他担任法人的公司共22家,对外投资的企业有6家,此外,他还在30家企业任职。
但在接手大益集团之前,吴远之的从业经历和普洱茶毫无关联。
资料显示,他生于1966年,是海南海口人,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主修飞机设计,1997年获得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吴远之开始踏足金融领域,曾先后曾在海南省经济研究中心、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海南清澜视野股份有限公司、香港海信投资有限公司任职,并担任上市公司博闻科技的董事。
2004年,金融精英吴远之正式与一家传统茶企——勐海茶厂结缘。这家老茶企由范和钧创办于1940年,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制茶工厂,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家普洱茶行业的“黄埔军校”已经陷入了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困境中。随着吴远之的加入,勐海茶厂逐渐重现生机,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工业化的茶业巨头。
在生产环节,大益集团建起了库容2.5万吨的毛茶仓库群和两座年产万吨的发酵大楼,逐步走向全面的工业化。2005年大益集团成为云南省茶叶界首批通过QS认证的单位。到2008年时,“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勐海茶厂年生产成品茶能力达到一万吨。据媒体报道,根据2008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名单显示,大益集团在2007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7亿元。
但吴远之的目标还不仅如此。在早年的一场云南特产推荐会上,他提出,要将大益的普洱茶打造成“奢侈品”。他认为,茶自古就是一种奢侈品。
在2000年左右,市场上兴起一波普洱茶的“炒茶”行为。在当时,经典的存世普洱茶,一饼能卖出几万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直到2007年,普洱茶价格大幅跳水,这波狂热的市场炒作才算结束,也让无数中小玩家损失惨重。但暂时的市场空白,却让吴远之看到了机会和市场营销的能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益茶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吴远之不顾集团其他高管反对,发动了一场品牌营销战。2008年,大益茶先后组织了“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我的长征”、“祖国不会忘记”三大电视公益活动,并取得了央视1套黄金时段广告投放权。
在2013年8月1日,大益茶的品牌主题广告片正式登录央视13套新闻频道、央视4套中文国际频道,大益集团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家在央视黄金时间投放广告的茶叶企业。经过这一系列营销动作,大益集团树立起了其在茶叶行业的高端品牌形象。
随着营销力度的加大,大益集团在2009年建立了授权专营店体系,其专营店数量已达2000余家。2017年时,大益集团在天猫“双十一”当天销售额达4656万元,列茶品类第一名。
(图源:大益茶微博)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专家周重林表示,吴远之离世是茶行业的重大损失。“一部大益史,半部普洱茶。吴远之是著名茶文化推广者,也是较早践行茶文化、茶产业与茶科技三融合的人,大益集团在茶文化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出版了30多本茶书,企业内部也建立了茶道院与文学院,外部与多所高校合作成立茶道研究所,还常年举办茶会,积极推动茶文化,并取得显著成效。”
东莞资深茶人路离也认为,“在吴远之的主管下,大益集团制定了普洱茶的一系列标准制度,包括产品安全制度、生产合格制度、科研制度等。他也是业界首个提出奢侈品级普洱茶概念的人,让普洱茶从原来的日常消费品晋升为高端奢侈品,为2008年以后出现的一众高端普洱茶品牌铺路。”
由于定位高端,同时具有稀缺性、流通性以及收藏价值,大益茶在行业内,也被冠上了“茶中茅台”之称。
但由于新发售的普洱茶价格涨幅惊人,不少炒客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投资品,大益茶的金融属性,也越来越强。
天价金融茶,期货交易就是一场“赌博”
在2017年左右,围绕着市场上的“香饽饽”大益茶,一轮新的炒茶热潮再度上演。
类似于炒股和炒基金,大益茶也有专门查看价格行情的平台。在“找找茶”、“大益行情网”上,每一款年份、品相的大益茶都有对应的“唛号”,炒客可以随时查看大益茶的价格、涨跌幅和最新行情走势。此外,炒茶圈还有很多“潜规则”,比如,所有货品都必须维持出厂时的样子,纸箱不能开,封条不能拆,茶饼不能出油,如果品相有瑕疵,价格就会暴跌。
一位行业人士透露,炒茶的“散户”需要通过“益友会”平台参与申购,缴纳2500元的会员费才能登录;同时由于新茶数量有限,申购成功的几率极低。当发售限量新茶时,往往是大益茶官方先宣传造势、带头抬价,随后炒客和庄家入场,将其一步步炒成“天价茶”。
2017年10月15日,大益茶发布首款“号级茶”轩辕号。所谓号级茶,就是大益茶的顶级茶叶。在轩辕号后,大益茶每年都会发布一款号级茶,如千羽孔雀、沧海、仓颉等。对轩辕号,大益茶官方宣传中对其极尽溢美之词,宣称它蕴含“极致的工艺价值,极致的时间价值,极致的文化价值”。由于配货量有限,发售价为3万元一件的轩辕号,半年内就涨到了近20万元一件。到2021年3月时,轩辕号的价格还被炒客抬到了接近200万元一件。
在今年3月时,大益茶的价格涨幅达到高峰。据媒体报道,当时一款2003年的“班章六星孔雀青饼”价格达到6500万元/件,一款2000年的“班章珍藏青饼”价格达到3900万元/件。
“奢侈品”大益茶,也逐渐成为了“金融茶”。
广州芳村茶行的王老板向《财经天下》周刊介绍说,炒普洱茶一般有两种玩法,其中之一是“炒现货”,即选择一款具有升值空间的新款生茶入手,等到价格涨起来时再抛货。“性质其实跟茅台差不多,官方平台限量发售,大家抢购或者配货给下面的专营店,有人加价回收再卖出。本质就是一种炒作。”
他推荐了一款热门新茶“群峰”。“现在群峰很适合入手,茶的用料好,而且发售的数量只有5000提,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也就更加‘物以稀为贵’了。这几天因为吴总突然离世,它的价格一直往下掉,而且年底老板们都在卖货、抛货,回笼资金,出货的人多,价格也拉得比较低。”在找找茶小程序上显示,“2001群峰之上”茶饼配货价为4.8万元/提,在今年3月时,其价格曾飙升至31.2万元/提,现在市场行情价已经跌为16.5万/提。
据王老板介绍,还有一种收益更大的炒茶玩法是“炒期货”,即对尚未上市的大益茶产品,按照预估价交易,看好未来价格上涨的“做多”,不看好的“做空”;“多军”和“空军”相互博弈,“相当于一种赌博”。
“仓颉号”在今年上市,但恰逢今年大益茶价格暴涨,做空的炒客损失惨重,炒茶市场也开始“爆雷”。据了解,高端号级茶“仓颉号”流通到二级市场上的数量不到1000提,但价格一路上涨,空单达到了上万件。不少开空单的卖家到期后,根本无法按照约定价格把货物交付给买家。由于无法兑单,芳村茶市场还发生了肢体冲突事件,有的做空炒客损失惨重,只好跑路了事。
这类“期货交易”没有正规的金融机构监管,参与者也不需要缴纳保证金,买卖双方毁约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交易风险也极大。“有一些做空的人,到期了货也不给、本金也不退。有的时候,做多的赌赢了,做空的损失太大,直接跑路,或者只退部分本金。仓颉号爆雷就是这么产生的。”王老板说道,“不过圈子就这么大,一旦有人毁约,大家都知道了,这人以后在圈子里也没得玩了。”
疯狂炒茶圈,没了吴老板
金融茶风险何在?
普洱茶市场暴雷事件的频频发生,也令人好奇:以期货的形式交易普洱茶是否涉嫌违法,又暗藏哪些风险?
在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蒋保双律师看来,炒茶圈发展出的“期货市场”,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如此一来,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金融茶”的炒茶形式五花八门,大部分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不仅违反了市场监管规定,严重的还涉嫌刑事犯罪。
他表示,对期货交易的交易场所,《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六条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未经国务院批准或者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期货交易场所或者以任何形式组织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 而炒茶圈的期货市场,是违反了该规定的。截至2020年末,根据中国证监会批准,国内可以上市交易的期货商品种类中,并不包含茶叶。因此,他表示,“普洱茶的期货单,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交易者长期以此为业,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涉嫌非法经营罪。如果有的投机者在没有具体商品的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则涉嫌诈骗罪”。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以普洱茶为介质的期货交易已经引起监管关注。2021年5月11日,云南省、临沧市和云县,省市县三级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连发天价茶风险提示函。
7月8日,全国茶叶商协会、广州茶协会、东莞茶协会等联合发布天价茶抵制书,同时号召茶界同仁抵制期货交易,不参与非法经营活动,维护市场和谐稳定。
“大益开启了普洱茶的金融化,其中有功有过。其功在于推动了普洱茶的市场知名度,其过在于制约了普洱茶的消费品化。普洱茶是一种可再生产品,不应该过度金融化,这类市场炒作行为不利于行业发展。业界也不希望看到未来福鼎白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也走上这条路。”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作为中国第一大茶企,大益茶涉足科技金融、地产餐饮、文化教育等各大领域,其中“金融茶”无疑为大益茶带来了巨大利润,也引发了舆论广泛争议和监管注意。
在吴远之离世后,大益茶会走向何方,目前仍未可知。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