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名家 / 投稿专栏 / 课堂 / 热点 视频 / 战略 > 2021,10大基金创新产品盘点!

2021,10大基金创新产品盘点!

2021-12-06 09:50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李树超 方丽 张燕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基金报

  非FOF普通基金可投公募基金为“固收+”市场带来新玩法

  今年10月份,中欧招益稳健一年持有混合型基金正式获准发行。该只基金作为一只非FOF的普通基金,首次将公募基金纳入了投资范围,投资基金的比例拟不超10%,成为全市场首只可投基金的非FOF普通基金。预计该创新产品将主要应用于“固收+”产品,为超过1.6万亿元规模的“固收+”基金市场带来新玩法。

  据悉,在目前公募基金细分品种中,只有FOF可以投资公募基金,普通基金产品可以投资股债等基础资产,可投基金的非FOF普通基金的出现,将弥补我国基金行业的一大空白。

  早在2014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其他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其市值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百分之十,但基金中基金除外”,该项规定明确了非FOF基金可以投资公募基金。

  然而,由于行业对于此类投资在如何管理投资、运营估值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论证和解决,始终也没有相关产品落地。随着中欧招益稳健一年持有基金的获批,为这一品类产品的后续推广铺平了道路。

  业内人士表示,普通基金可投其他公募基金,将有利于丰富“固收+”基金的投资方式,为“固收+”基金市场带来新的“打法”。一是该创新产品推出后,创新“固收+”采用“直投债券+投权益基金”的新产品模式或是更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该类创新产品的推出,也为基金经理提供了可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新型投资工具,更容易让基金经理各自聚焦主业,有利于推动投资的专业化和更为精细化的分工。(李树超)

  布局A股国际化大时代

  首批MSCI中国A50ETF发行上市

  9月24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南方等四家公募巨头纷纷申报了“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投资A股大盘又增添新工具。

  10月14日,华夏、易方达、汇添富、南方基金等四家公募巨头旗下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正式获批,为投资者“一键”布局A股行业龙头提供更加便捷的工具,更好布局A股国际化大时代。

  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从9月24日产品申报,到10月14日产品获批,再到10月22日开启发行,与投资者正式见面,用时不足1个月,足见业界和监管层对这只旗舰指数ETF的重视程度。

  10月26日,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发行结束。易方达、汇添富基金旗下产品认购规模超过80亿元首募规模上限,并实施比例配售,汇添富基金还“豪掷”2个亿认购自家产品。华夏募资规模67亿元,南方基金认购规模39亿元,发行成绩同样不俗,四只产品最终发行总规模266.64亿元。

  11月8日,首批四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上市,截至当天收盘,四只创新产品上市首日总成交额100.86亿元,站上百亿关口。华夏A50ETF上市首日成交额36.17亿元,还创下了股票ETF产品上市首日成交额的新纪录。

  截至12月1日,四只创新产品总规模已经达到323.29亿元,成立1个月规模激增56.65亿元。其中,华夏、易方达基金旗下产品都在100亿元附近,成长为该类创新产品“双龙头”的格局,汇添富基金产品规模84.8亿元,相比发行规模也略有增长,南方基金为37.98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首批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将成为又一个期现联动的产品,为ETF交易者除申购赎回外提供了对冲风险手段,为国内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遇。(李树超)

  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

  现金管理类产品有了新选择

  9月30日,证监会官网披露,华夏、南方、鹏华、富国、招商、平安、中金、惠升、中航、兴银、华富、淳厚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同业存单指数基金。11月26日,富国、南方、鹏华、中航、惠升、华富基金等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批,投资者布局现金管理类的低波动产品又添新工具。

  11月30日,上述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纷纷发布公司旗下“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的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和招募说明书。上述基金在12月3日正式开卖,单只基金募集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最低1元就可以认购,一场600亿元的创新产品销售大战打响。

  事实上,自最早9月30日基金公司上报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以来,仅1个月多时间就有超过90家基金公司上报此类产品,这个热度较为罕见,显示出整个基金行业对这类产品的重视。

  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样本券由在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时间7天及以上的同业存单组成,采用市值加权计算。截至11月30日,中证同业存单 AAA 指数近一年收益率为3.15%,高于当前传统货币型基金2.14%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近三年、近五年的年化收益也都在3%以上,整体的费前收益回报高出传统货基100个BP左右。而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同业存单指数的成份券及备选成份券,属于被动指数产品。

  总体来看,中证 AAA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提供了一类低风险低回撤的投资理财产品。当前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整体仍以中低风险品种为主,中低风险产品中货币基金占比畸高,同业存单基金是对现金管理类产品有效的补充。(李树超)

  “双碳目标”掀起投资热

  公募积极布局“碳中和”主题基金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的资本市场掀起了一波涨幅强劲的新能源投资热,光伏、新能源、化工、有色等相关概念股轮番表现。

  而在产品布局上,各家公募也围绕碳中和受益标的,积极布局相关品种。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碳中和主题基金,华夏、南方、银华、华安、汇添富、富国、朱雀、中邮基金等,都上报了碳中和主题基金,产品类型包括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产品,产品多以低碳、碳中和命名。永赢基金成立了全市场首只碳中和主题公募债基——永赢信利碳中和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基金。

  截至12月2日,今年已经有28家基金管理人,累计上报了37只碳中和主题基金,目前已经有18只产品获批,13只产品成立,产品发行总规模达到176.59亿元。其中,汇添富碳中和主题基金发行44.28亿元,规模最大;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永赢信利碳中和主题一年定开基金,募资规模也超过2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2021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真正意义上同频共振的一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投资热点繁多且行业发展空间具大。

  易方达基金称,中国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双碳”目标均会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等各领域。近两年来,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光伏、新能源车等主题均是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因此,长期来看,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新能源车等助力“双碳”目标的产业和领域可能会得到持续的关注。(李树超)

  公募REITS横空出世

  填补产品类型空白

  公募REITs产品在2021年横空出世,可谓是基金行业产品创新的划时代“大步”,一类新品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早在2020年4月30日,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之后,国内公募REITs序幕正式拉开。而具体REITs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是在今年,在今年二三季度,首批REITs产品实现了上报、获得交易所、证监会批复、发行、上市等全流程,并引爆全社会关注。

  尤其是在发行环节,首批9只REITS产品合计募集规模为314亿元,引来众多银行、保险、私募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众多投资者,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实现了“一日售罄”,且超比例配售,其中一只产品的以1.759%的配售比例创出基金历史上最低纪录,堪称比上海车牌还难。与此同时,因为特殊的品类,REITs发行是行业罕见出现了网下投资者询价、确认最终认购价格,以及回拨机制等。

  让市场还记忆犹新的是6月末,首批公募REITs正式上市,上市首日开盘就有产品大涨20%,9只产品全部收涨,给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首批公募REITs上市已超5个月,从走出了与股市、债市关联度较低的独立行情,9只公募REITs上市以来平均涨幅超过10%。

  11月底,第二批华夏、建新旗下REITs产品正式公开发行,上演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戏码,两只产品面向公众发行时,一日引来近200亿资金追捧,配售比例分别为2.138%、1.969%。后续还有不少REITs产品在路上,如华夏和国泰君安(17.39 +2.00%,诊股)旗下REITs已经上报,正等待批复,还有多家基金公司在踌躇满志布局其中。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公募REITs市场蓄力已久,未来将是一条万亿级别的赛道。若参考美国、日本等成熟REITs市场规模约占GDP总量5%-15%的比例测算,我国2020年GDP总量为101.6万亿,未来中国公募REITs体量有望达到4-12万亿,长期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公募REITs搭建了各类投资者参与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交易的桥梁。同时,公募REITs作为一种资产组合分散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和其他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公募REITs有助于降低由股票和债权构成的资产组合风险并提高其分红率水平。此外,由于公募REITs具有强制分红要求,并受益于稳定的派息水平以及资产成熟运营,可有效对冲周期性波动风险。(方丽)

  FOF-LOF成为“FOF家族”新成员

  提供更高流动性

  2021年是FOF产品大发展的一年,在规模和业绩双丰收的同时,新品类也在出炉,FOF-LOF、QDII-FOF-LOF在今年诞生。

  9月份,广发、中欧、兴证全球、交银施罗德、民生加银基金等5家公募旗下FOF-LOF混合型产品率先获批,随后富国、工银瑞信等首批股票型FOF-LOF产品获批。期间,多家基金公司也跟随上报,包括中欧、民生交银、交银施罗德、广发、兴证全球、华夏、富国、汇添富、工银瑞信等基金公司申报了21只FOF-LOF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今年以来合计有8只FOF-LOF发行或者宣布发行,其中已经成立的产品有5只,合计募集规模102.67亿元。11月19日,首批FOF-LOF基金中4只产品同日上市,出现了小幅折价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继国内首批创新产品FOF-LOF顺利发行、运作、上市后,行业对这类产品仍在不断创新。12月2日,景顺长城、华宝等上报了首批可全球跨市场投资的QDII-FOF-LOF产品,意味着这类产品若获批、发行、上市交易,将成为投资者配置海外优质资产的又一重要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上交所联合基金管理人推出FOF-LOF产品,填补了上市FOF的空白, FOF投资进入了2.0时代,而此次基金公司上报的投资全球跨市场的QDII-FOF-LOF产品,则意味着未来FOF投资将进入3.0时代,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选相关主题基金产品,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更便利的全球配置选择。

  总体来看,FOF-LOF作为FOF产品的一个创新品类,最大的特点是兼具FOF和LOF产品的优势。一方面,FOF产品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平滑波动、改善组合收益风险比,优化投资者持有体验;另一方面,FOF-LOF为处于封闭期内的FOF产品持有人提供了流动性。不过, FOF-LOF投资标的仍然大部分都是基金,在场内估值比较困难,存在一定折溢价风险。(方丽)

 北交所主题基金闪亮登场

  首批“半日售罄”凸显价值

  从9月2日晚间习近平主席官宣设立北交所,到11月15日正式开市,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制度、人员、系统等准备工作,资本市场不断见证“北交所速度”。而北交所主题基金也快速诞生,基金行业积极掘金这一历史性机遇。

  11月12日,北交所开市的前一个交易日,华夏、广发、汇添富、易方达、南方、嘉实、大成、万家基金等首批8只北交所基金正式拿到批文。首批北交所基金均为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些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比例为60%-100%,将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80%的比例投向北交所市场,且均为“两年定期开放”或“两年持有期”产品。

  引起市场较大关注的是,11月19日,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正式开售,每只产品规模上限为5亿,基金发行市场被北交所概念引爆,当日有部分北交所主题基金开售10分钟就认购破亿,有的产品到上午10点多就纷纷宣告“售罄”,所有产品均实现“半日售罄”。而从最后首批北交所基金发布的配售比例公告来计算,当日8只北交所基金合计认购金额超过250亿元。

  除了北交所基金之外,行业内也有“专精特新”产品也会积极布局北交所,这类基金均要求投资于“专精特新”主题相关的证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而北交所正好是“专精特新”企业的主阵地。

  此外,存量公募基金,符合投资范围和合同约定的,也可以直接参与北交所投资。加上之前公募基金发行的新三板基金以及将新三板精选层纳入投资范围的普通基金,公募基金可谓主力品种“集结”北交所,丰富了投资者参与北交所投资的基金品种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有望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平台,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宏观大势等判断,未来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从资本市场而言,北交所无疑是承载的最好平台;未来随着北交所开市后流动性的进一步改善,预计将能吸引更多的优质公司来挂牌;但是当前精选层数量不算多,但不能低估北交所长期的巨大投资价值。(方丽)

  持有期短债基金诞生:

  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短债基金于今年迎来微创新,持有期形式的短债产品面世。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兼顾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要求和基金平稳运作的需求,在净值化转型大限将至的背景下需求旺盛。

  招商、富国、天弘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在2月份申报持有期的短债基金,成为行业内第一批上报的持有期短债产品。从申报信息看,持有期限有30天、90天等期限,并分为普通持有、滚动持有两种方式。

  这类创新产品既可以限制投资者的短期申赎行为,有利于规模稳定和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同时还可以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需求。基金管理人能够更准确预测基金规模的波动情况,降低基金规模波动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提升基金投资收益。叠加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下中低风险理财品种需求的激增,持有期短债基金一经推出便引发各家基金公司竞相布局。

  浦银安盛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公募紧随其后,于3月份申报持有期短债基金。截至12月2日,今年以来共有42家公募新申报的持有期短债基金数量66只,其中滚动持有期短债56只,占据绝大多数,还有10只为普通持有期产品。从持有期限看,20天、60天、90天的产品为主流,也有部分产品将持有期限设置为120天、180天。

  临近年末市场避险情绪愈加浓厚,中低风险基金产品密集发行。截至12月2日,目前有3只滚动持有期短债基金正在募集,分别设置了5亿、20-亿和80亿的募集规模上限。

  尽管基金公司密集布局,持有期短债基金的发行成绩却相对平淡。年内发行成立的40只持有期短债基金合计募资不足百亿,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成立规模仅6亿左右。在业内人士看来,持有期短债基金推出时间尚短,其市场认可度有待提高。

  但从中长期而言,短债基金的投资价值受到公募投资人士认可。短端资产的收益率仍相对货基更具优势,有望成为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理财工具,满足投资者灵活理财的需求。(张燕北)

  双创ETF横空出世:

  “一键”布局科创板与创业板

  “双创指数”(中证科创创业50)汇聚沪深两市科技股中最牛、最具价格弹性个股,跟踪该指数的双创ETF被称作A股市场最为锋利的“矛”。

  双创基金的申报与获批发行,环环相扣节奏紧凑。5月10日,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了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指数一经发布基金公司便闻风而动,5月18日和19日,先后有华宝、南方、华夏、易方达、天弘、银华、富国、招商、嘉实、国泰等10家基金公司上报中证科创创业50ETF基金。此后一周,又有一批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相关指数基金。

  6月中旬,华夏、南方等9家公司上报的中证科创创业50ETF基金获批,并于6月底快速宣告成立,能够在场内一键布局创业板、科创板龙头公司的工具型利器正式诞生。

  备受瞩目的科创创业50指数自7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便进入震荡下跌态势,近两个月才逐渐止跌并略有反弹。受此拖累,双创ETF自成立以来也表现欠佳。截至12月1日,除8月19日成立的博时科创创业50ETF和11月22日成立的方正富邦中证科创创业50ETF,其余9只双创ETF单位净值均低于1元。

  虽然双创ETF自成立以来净值表现不甚理想,但“聪明资金”呈现越跌越买的趋势,相关产品逆市迎来大量资金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首批10只双创ETF下半年以来合计获得108.48亿份净申购。若以区间成交均价估算,7月以来合计吸金同样超百亿。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两个多月时间,双创ETF已出现两只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头部产品,其中,易方达双创50ETF最大规模为72.36亿元,成立以来规模增幅超过1.4倍;华夏双创基金ETF最新规模为57.68亿元,规模增幅超90%。此外,南方双创ETF规模增幅超过40%。与此同时,也有4只产品与首发规模相比出现一定缩水。

  相比创业50指数,科创创业50大市值成分股占比更高,涵盖高市值、长期业绩支撑更强的企业,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展望未来,最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在向科创板、创业板汇集,有望成为中国版的“FAANG”,带动指数走向长牛。(张燕北)

  增强型ETF强势来袭:

  集合主动和被动投资的优势

  ETF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公募基金加快创新步伐。日前ETF赛道再添创新产品,增强型ETF强势来袭,被称作“沪深300、中证500 Pro Max”。

  11月15日, 首批5只国内增强型ETF获得证监会的批文,分别是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国泰沪深300增强ETF、华泰柏瑞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ETF、南方中证500增强策略ETF、景顺长城中证500指数增强ETF。

  11月22日,获批仅一周后,景顺长城、国泰、招商、华泰柏瑞旗下四只指数增强ETF就火速开启发行。其中部分产品的募集上限高达80亿元。回顾此前,增强型ETF从申报到首批产品获批,耗时超过两年。

  与本质上还是被动型指数产品的smartbetaETF基金不同,增强型ETF是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的有机结合,在被动复制指数的基础上增加主动管理理念,通过暴露适当的风险来捕捉超额收益,其核心在于对跟踪误差和超额收益的取舍平衡。增强型ETF更能体现基金经理的主动投资,目标是获得超越指数回报。这也是为何多家大型公募基金申报该产品的原因。

  相较于普通ETF,增强型ETF将在每日公告的申购赎回清单中披露持仓,这也意味着普通投资者能够看到基金经理每天的调仓,了解信息更为全面。

  尽管这是国内首批增强型ETF产品,但主动管理ETF在海外市场运营多年,早已成为一类较为成熟的投资品种,近六年发展迅速。目前,国内ETF的市占率相对于主动管理基金较小,主动ETF的未来规模空间可期。

  展望增强型ETF的发展空间,增强型ETF作为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可以给指数投资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指数增强策略效果不错;另一方面,ETF的运作机制越来越成熟和透明,同时,对于量化实力较为强的基金公司,可以发挥增强指数业务上的优势为投资者力争获取更好的回报。(张燕北)

       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