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钱多多)今天我们来聊聊和P2P很接近的现金贷。
首先我们区分一下P2P和现金贷两个概念。
P2P平台是网络信息中介,是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的平台。现金贷是指没有指定用途、没有客户群体限定、没有场景依托和没有抵押的小额现金贷款业务。
现金贷可以作为P2P资产端的来源,但目前监管的态度是P2P不能搞现金贷业务。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现金贷种种乱象,希望能让大家从不同角度看现金贷带来启发。
1、撸口子
“现金贷的钱,就是发工资的。”这是撸口子老哥的行话。他们管小额贷款的平台叫口子,从各种平台借钱就叫撸口子。
额度高、还款期限长的口子是大口子,额度低、还款期限短的口子是小口子。
老哥撸大口子先还信用卡,撸小口子去还大口子,小口子都没得撸了,就去找新口子。新债还旧债,东家补西家,这是撸口子老哥的日常。
撸口子老哥欠下的债,是不打算还的,他们就靠着借款度日,甚至还有老哥靠着借款付了首付买了房。
而对于平台来说,撸口子老哥的债讨不回来,也只能当做坏账来覆盖,这样撸口子老哥反而得了便宜。
2、暴力催收
撸口子老哥是现金贷的一个侧面,而暴力催收则是现金贷另一个侧面。
25岁西安大学生小森赴河北找工作,却在当地服毒自杀。死后其手机频频借到网贷催款电话,家属查询发现小森在53个平台借了分期贷款。
每隔一段时间,这样的新闻就会出现。当借款人逾期还款的时候,网贷平台催款一般采取“呼死你”软件来轰炸借款人的手机,接连不断的电话来电和催收短信,来逼迫借款人还债。
而在催债行业内,电话催债只是很初级的催收方式,还有进阶的上访催收和委外催收。
上访催收也就是直接上门找人,催收专员会根据借款人留下的工作单位地址或家庭地址登门拜访,面对面讨债。
而如果上访催收都还无法追回款项的话,就会把这些单子交给第三方催收机构。
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手段就更加激烈了,比如贴公告、泼油漆和雇佣黑客入侵等等。
也正因为借款人逾期才催生了催收行业。当诉讼制裁、不良资产处理等合规合法手段无法凑效的时候,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催收手段就诞生了。
而这些暴力催收带来了诸多社会乱象,裸贷、辱母杀人案、因父亲欠债一家三口车内自杀等等新闻报道也让我们不断反思。
我不去评判撸口子老哥的老赖行为和暴力催收孰是孰非,行业发展总会伴随着各种声音,随着监管的加强,现金贷未来怎么发展,我还是拭目以待吧。
3、现金贷回归
但是监管整顿了一段时间之后,现金贷又披着“手机回租”的外衣回来了。
一些现金贷平台开发手机回收APP,对外宣传“急速下款”、“新口子”等来吸引借款人,借款人通过APP估价自己的手机,然后签订协议将手机所有权卖给平台并且绑定银行卡,这样借款人就能得到贷款。
然后借款人再以租赁的名义把手机租回来获得使用权,这时候归还租金实际上是还本付息。
这一流程下来,手机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借款人身边,也就谈不上什么手机回收,所以现金贷以这种“依托场景”的方式绕过了监管。
现金贷换了个马甲又回来了,如果真的是想要回收手机的用户需要多留心,而对于撸口子老哥,又多了新口子。
至于现金贷为什么又回归,只能说现金贷业务真的很赚钱,如果不是利益驱使,现金贷平台又为什么生生不灭。
4、怎么看待现金贷
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们投资的时候要留心P2P平台是否涉及现金贷业务。
虽然监管层已经发声,很多P2P平台也开始整改,但是有些P2P平台的标的和现金贷在某个程度上会有重叠。
比如,P2P平台发布标的是小额消费贷,但如果其消费场景没有依托,只是填写消费用途就能放款而且风控也不调查资金去向的话,这就和没有固定人群、没有场景依托、没有具体用途和无抵押的现金贷没什么差别。
但话又说回来,现金贷这种业务其实历史久远,只是因为时代发展结合了互联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而让现金贷里的乱象被大众更进一步所认知。
所以其实也并不需要妖魔化现金贷,如果投资的P2P平台涉及了现金贷业务,也不用恐慌,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P2P平台也会考虑自身发展是否需要进行业务转型或者剥离现金贷业务。想了解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