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时,人们就越会害怕现有的财富遭到损失,尤其当它还只是账面浮盈的时候。
这段时间的A股就是这种状态。
临近年末,叠加中外各种宏观风险因素集中冲击,A股越来越多资金选择保留胜利果实卖出股票落袋为安,或者选择更抗跌的避风港。
2022年A股的第一月开局让市场信心不断转冷,今天市场继续扛不住,到现在创业板已经连续7连跌,尤其是在近期美股开始大幅波动的背景下,市场不断在缩量,板块之间的重新分化也很明显。
昨晚,美股一夜惊魂,三大指数一度跌近2%,虽然最后惊险反弹,但却引发了巨大的市场信心巨震。起码,这意味着加息预期逼近之下,由海量放水推上去的美股开始让越来越多人觉得高处不胜寒。
同时,这也源源不断地刺激着A港股市场那越发脆弱的神经。
过年前最后一个月,大家都开始变得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所谓一入股市深似海,想要净身而退是很难的。除了保持现金和减仓,可以用什么的策略安放我们的焦虑?
01、高低切换,梦醒时分
这段时间,A股除了缩量下行外,还做着非常明显的做高低切换:从高估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板块回流到低估的传统周期行业,如基建、房产、金融以及消费。
市场缩量叠加高低切换,造就的是这段时间沪指跌幅明显小于没有强力业绩支持的科创板,以及被新能源高度绑架的创业板。(其实如果不是大蓝筹有所稳住,沪指也会跌很惨)
而在这段时间北上资金逆势流入所抄底最多的也是化工、钢铁、交通运输、建筑装饰、通信这些低估周期板块,也是个有力的侧面佐证。
其实,在经历了下半年的大幅调整,大部分上述这些细分行业的股票估值已经变得很低,尤其大金融、传统能源和材料领域的,对比去年中高位很多都回调非常大的幅度了。
就在几年前,大家在交流行业或股票估值时一般默认都是对未来一两年,顶多3年预期的折现。但如今机构开始变得更加激进了,很多成长行业一上来把估值打到未来3年,甚至5年之后的时点。
可能也就是受五年规划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多机构在2020年就开始谈到2025年、2030年时的估值(那些给到2060年估值的当笑话看了),然后给出现在距离目标还有多少倍的差距。
但股市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器。这种这么大跨度的估值方式,且不论有多少注水成分,在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未来预期削弱比增加的概率大得多。
最大的结果就是这种过于乐观的估值会导致所吹捧的行业短期泡沫过大,一旦中间有什么风吹草动,大跌调整就难以避免。
芯片半导体、元宇宙、新能源板块这些就是如此。虽然这些的长期未来确实有很强的增长空间,但炒股的人那么多,不可能大家一直都做梦下去。
梦醒时分,还是需要面对冰冷现实。
现在的冰冷现实是什么?
宏观经济下行,很多行业赚钱越来越难,之前一些躺赚的行业甚至被冲击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大家有心认真做功课的,可以轻易找到很多宏观和行业数据看得出来经济形势到底如何。
反正就挺不容易的。
企业不易,个人也难,去年的大家就业压力挺大的,国考的人数激增突破200万,考研人数创出历史新高,这背后不仅是为了选择舒适躺平那么简单。
但即使如此,在2022年这些趋势依然还没见很好的改观。
比如疫情抬头,尤其国外的疫情爆发失控,更增加了国内经济回稳压力,一旦全球供应链再度出问题,难保美欧的通胀危机不爆发。
比如消费,去年我国居民消费端的表现一直没有大幅提升。比如汽车消费,别看2021年新能源车交付量增长迅猛,但前11月汽车整体销量同比是下降9.1%,比2019年也仅增长了1.6%。这也就是说拥有汽车消费力的人群其实并没有增多少,只是存量的内部转移。
现在大家都在疯狂入局新能源车,渗透率也急速攀升,等这些产能都爆发出来,这些车卖给谁?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房地产也一样。有媒体报道今年深圳收盘新开仅卖出一套房子,作为一线超级大都市,这种情况堪称有史以来最惨。再结合去年激增的房企违约和个人法拍房数量,反映出房地产行业的赚钱预期被打掉之后,将面临很多残酷的现实问题。
所谓对症下药,重病下猛药。有时候利好行业政策给得越大越多,反而越反映这个行业的问题严峻,还有很多行业都有上述的情况。
02、凛冬未尽,何以避寒?
说那么多,大概就是跟大家说明,2022年的形势还远未到言乐观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股市走牛不现实,一些高估值板块肯定会面临来自现实的捶打。
此外,还有国际局势的动荡、以及美国提高加息幅度并时间提前的预期,对现在高位的美股也是个压力挑战,一旦美股绷不住,肯定会对国内股市带来重大冲击,比如昨晚美股的惊魂大跌,对今天的全球市场盘面带来很大情绪影响。
虽然A股可能因为之前没涨多少和独立货币政策面不会跟着大跌,但想要逆势上涨的难度肯定会加大。
那么,凛冬之下,有哪些方向或许才是比较好的避风方向?
首先,现在市场已经在做的,就是高低估值的切换,这不是长线思维,仅是短期避险策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值得厮守的板块。
一是年报业绩预期。目前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预告,其中有超过8成是业绩预喜。这些预喜的行业普遍分布在材料、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半导体、可选消费等领域,尤其预增最大的是上游的材料、新能源车和因疫情受益的医疗检测板块。
这意味着,这些行业大概会成为业绩整体不错的价值行业,只要稍微用心排除一些可能有雷的,以及业绩不错股价回撤较大的行业龙头,整体胜率不会差。
二是大消费,比如食品饮料消费类的刚需品,去年中到现在的资金抱团瓦解带来非常巨大的估值下杀,但去年末不少细分领域有过终端提价,等今年上游材料价格逐渐回落,这些行业会迎来比较好的利润回升红利。
比如猪肉股和农业板块,虽然猪周期还在继续探底,但现在的猪肉价格已经足够低,出清也在末端,马上一季度开春,一号文件又到发布时期,每年初农业板块炒作规律今年肯定也不会拉下。
三是政策面引导的方向。包括十四五规划和其他高级别的经济会议中提到的政策扶持方向。其实除了双碳计划下的新能源大产业,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新材料、养老、专精特新、新农村、老旧小区整改等,都有很大的增量预期。
甚至大基建都值得期待,近期的工作会议不断强调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按照规划,一季度基建投资迎来超过1.2万亿的资金到位。
第四是互联网科技股的困境反转。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港股的互联网巨头有站稳迹象?今天港股除了金融股在涨,腾讯美团京东其实也涨得不错,从它们近10日表现这个趋势更明显,除了美团,其他多数涨超5%了。
并且,南下资金也在开始大量重新买入这些互联网科技股,对比新能源车、半导体这些高估板块的大幅下跌,资金选择这些跌惨的互联网意图更明显。要知道现在的美股摇摇欲坠,科技巨头也都开始大幅走弱,这种情况下港股互联网科技股能逆势走强,背后肯定是有逻辑发生变化了。
近期的港股互联网科技股利好频出。越来越多人倾向认为最严监管已经过去,有些领域还会有一些纠偏的预期,同时腾讯、小米、阿里、京东这些巨头也在加大回购力度给市场鼓气。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机构开始转头喊多中国互联网科技股,包括花旗、桥水、高盛、瑞银这样的国际巨头,它们大概的观点基本都是“在低估值、监管政策缓和后,这些中国互联网科技股已“调整过度”,2022年将出现买入机会”。
并且喊多不只是一时口嗨,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行动。芒格从去年去年第一、三、四季度不断抄底阿里巴巴,高盛、桥水也在去年三季度也开始大幅手笔增持阿里拼多多、新东方等。
中信证券就直接坦言,预计今年港股会迎来20%的年度级别估值修复机遇,还把最佳配置时机精确到了二季度。
从长线的角度看,这些在过去一年多来被锤得足够惨的板块,配置价值大概率是越来越高的。
03、小结
现在看来,现在市场有最大的两个担忧:一是疫情冲击,二是由美国加息带来的美股暴跌进而引发全球市场巨震。
这很可能会给整个A港股带来巨大的压力,即使不会暴跌,但想要逆势上涨的概率极小。最终,这绝对不是一个让股民舒服的时期。
现在形势不好过,大家都在降杠杆然后找地方避险,导致股市很多板块都泥沙俱下。
但在很多时候,大机会真的是跌出来的,所以就算有大跌也不可怕,只要你能熬过这个艰难时期,你会发现很快股市里遍地都是机会。
但在此之前,还是寻找合适的避风港吧,现金为王,降低杠杆,等风拂过。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