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8月6日讯:财经365视界-美国抗疫“制药”的重任在哪?
近日,在美国商界,最受关注的公司有两家。
一家是不知道能不能被迫卖身的TikTok,另一家是拥有一百四十年历史、一度陷入破产阴霾的昔日胶卷大王,在濒临绝境的情况下,收到了美国政府大笔贷款,转行制药的柯达。
7月底,柯达与美国国际发展金融有限公司宣布,柯达获得7.65亿美元的贷款。美国国际发展金融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笔贷款是为了支持柯达制药的上市,这也是美国政府依据《国防生产法》下发的首笔此类贷款,柯达将使用这笔资金生产一些仿制药的原料药。消息一出,柯达当天盘中股价一度暴涨350%,7月29日涨幅一度达655%,截至收盘,其股价为33.2美元。
美国《国防生产法案》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授权美国总统管制国内工业以协助军事行动的多项战争权力法案,该法案适用于国防安全、紧急状态准备等项目。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基于1950年的《国防生产法案》签署行政命令,指示卫生部动用法案权力获得和分配用以对抗新冠病毒扩散所需的健康与医疗资源。
特朗普在美东时间上周二晚间的记者会上表示:“这是我们第33次动用《国防生产法案》,将动员柯达生产仿制药的原料药以及活性药物成分。”
政府在非常时期贷款给特殊企业扶持重点行业是正常现象,但为什么是柯达这个“胶卷大王”?
毫不夸张的说,这笔贷款对柯达而言的意义并不只是“续命”,而是“再造一条命”。此前,柯达股价从历史最高点 310 亿美元(1997 年),一路跌到 1.15 亿美元,市值缩水 99.6%。并于2012年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即使是2013年退出破产保护、重新融资后,柯达的日子也过得十分“惨淡”。
仅从过去三年来看,柯达的财务状况就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2019年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为零,2020年一季度又亏损 1.11亿美元。此外,公司的巨额债务将在2021年底到期,如果没有这笔贷款,柯达如何支付这笔债务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众所周知,在重新上市后的这些年里,柯达除了重拾自己印刷、胶片等老本行之余,也做了不少“跨界”尝试。
2015年初,柯达推出了SP360运动摄像机,对标GoPro,率先使用了VR技术,是市面上仅有的360度全景摄像机,由于当时VR还未受追捧,柯达的技术也不成熟,分辨率达不到4K。最终口碑销量双扑街。
其实有点可爱
2016年,柯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机,2017年又推出了第二款,售价大约为3700人民币。由于外观等和苹果相差太大,销量惨淡。
现在看觉得这个镜头不是特别丑了。
2017年,柯达尝试了做艺术杂志。随后又进军时尚圈,先后与Forever 21、H&M等品牌进行合作,推出了柯达联名的服装,还和滑板品牌Girlskateboards合作推出了联名滑板。
2018年初,柯达推出了虚拟货币 - 柯达币。柯达的构想是通过区块链打击图片盗版,不过柯达币面世之后就消失在了公众视野里。
2019年初,柯达和知名“卖概念”啤酒厂商角鲨头合作,推出了一款啤酒,命名为Super8,致敬柯达的同名胶片摄像机。
向诸多领域跨界失败后,柯达给人的印象是,越来越难以重获新生。这种情况下,对柯达制药押下重注似乎不太明智。并非专业制药公司、没有相关技术积累、商业成功案例少见的柯达,去生产药品,能做的成吗?
在柯达首席执行官Jim Continenza看来,柯达在化学和先进材料领域100多年的积累及基础架构让该公司具备快速启动并运行的能力。而这次获得大额政府贷款,对柯达来说无疑是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也意味着新生机。
且不说给予柯达这个机会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客观来看,柯达已经做了好多年的“制药梦”。
早在1988年,柯达就作价51亿美元收购了制药业者Sterling Drug进入医药产业,生产阿斯匹林等非处方药。不过,仅仅6年后,柯达就因不具备研制创新药能力等原因将斯特林的处方药业务卖给了赛诺菲;将剩余持有的斯特林的剩余股份,和非处方药业务卖给了葛兰素史克前身Smith-Kline Beecham。
值得注意的是,仅一个月后,1994 年 9 月,史克必成把斯特林在美国、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非处方药业务打包,转手卖给了德国公司拜耳(Bayer)。拜耳此前在竞购斯特林交易中失败,此举帮助它拿回了那个未来全球驰名的商标——拜尔阿司匹林。
柯达第一次涉足医药行业的尝试失败。而与它合作的交易方或关联交易方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几年后,柯达涉足医疗业务野心不死,1998年,柯达收购Imation的医疗成像业务,发展计算机射线照相系统(CR)、数字射线照相系统(DR)等健康成像技术。
好景不长,2007年,由于“医疗影像业务需要大量投资,全数字技术成本高昂以及公司负债高企”,柯达将 X 光胶片和医疗影像业务出售给多伦多投资公司 Onex。
对医药行业始终不死心,“三进宫”的柯达,真的能靠着美国政府给的7.65亿美元贷款重获新生吗?真的扛得动美国原料药的“大旗”吗?
就像一位华尔街分析师所说的那样:“为什么不是经验丰富的制造商?”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