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12月17日讯: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数据,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2009年10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为此,市场通缩预期开始加强。同时,也响起了一些央行降息的呼声。
那么,CPI变负了,央行是否就会降息呢?在聆听标叔的观点之前,有需要的读者不妨先来了解一些关于CPI、通缩、降息的基本知识。
通缩,究竟是什么?
“通缩”就是通货紧缩,虽然学界对通缩的准确定义仍有争论,但比较公认的一点是,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
一般认为,通缩会伴随着经济衰退,一方面表现为需求不足,一方面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
“需求”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以及企业的“买买买”。如果说短期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是不变的,那么需求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了,就会导致物价的下降,以及市场上流通货币的减少。
而物价下降,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预期”,消费者会延迟消费。这看似很理性,但对企业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儿了,大家都不买买买了,企业的库存就会积压,造成损失,之后的计划生产量也会减少。再进一步就是,公司发不起工资,员工下岗,银行坏账,再反过来减少人们的收入,降低消费。
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恶性循环,就会对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其实就是伴随着通货紧缩的。
CPI变负,就是通缩吗?
答案是:谁都不知道。
前面提到,“通缩”其实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而现在只有11月的CPI降低了,仅仅一个月,如果借此就说“现在中国正处于通缩”,是错误的。
那么,为何近期市场上还频频提到通缩呢?
机构普遍认为,我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基础,CPI转负主因猪肉价格下探所指,此外从PPI数据来看,经济也有回暖的趋势。但也有人和机构持不同的观点,认为未来有可能会发生通缩。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现在所有人所说的“通缩”,与其是通缩这个事实本身,倒不如说是“对通缩的预期”,也就是未来发生通缩的可能性。
在治理通胀或通缩问题上,人们的“预期”、政策的“预期”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般来说,央行制定政策也会对未来的趋势形成判断,进行相应的预期管理,而并不是等通缩实际发生了,再采取措施。
治理通缩,只有降息吗?
如果说通缩预期已形成,央行是否会降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通缩呢?“降息”指的就是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包括存款和贷款两个方面。
这涉及到政府治理通缩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公开市场操作)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减税降费等)
结构性调整,改变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近年来,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降息的确是很多国家采用的做法。我国也不例外,机构研究表明,在2000年之后中国的4次降息周期中,每一次降息的启动都对应着一轮CPI的下行周期。央行每一次降息,都是在通胀降至政策目标以下之后。
不过自2015年以来,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稳健中性,不搞大水漫灌。11月末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再次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并首次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这是因为,降息不仅要考虑短期内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后果。
比如,最直接的一个影响是,说存款利率降低了,对借钱的人当然是种利好,但对存钱的人而言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借钱的人主要是企业,存款人主要是个人,可见降息也可能会同时降低个人的存款利息收益,不一定会很好地实现刺激经济的效果。
好了,基础知识的介绍就到这里。
现在,你会如何看待“CPI变负,央行是否会降息”的问题呢?你的看法会和标叔一样吗?你会同意标叔的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