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股票 行情 / 概念 / 新股 / 研报 / 涨停 > 短期波动引起市场对金融监管政策探讨

短期波动引起市场对金融监管政策探讨

2017-05-08 10:40  来源:金融时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金融时报

有券商资管研究者认为,当前金融市场波动有加大倾向,相关预期也有浮动的征兆。对此,监管者需要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遵循稳中求进总基调,防范极端情况出现,尤其要严防“钱荒”等极端事件的重演。另有投行观点表示,控制杠杆率无疑有利于金融体系的长期健康,但短期而言,特别是如果各监管部门协调不畅,紧缩性的政策很可能引发更多信用事件,导致流动性骤然紧张且市场波动性加剧。

毫无疑问,对于市场从业者的研究提醒,相信有关方面不会置若罔闻,而是会兼听则明。但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当前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无需过度忧虑,需要稳定预期。也就是说,各方既要充分认识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温和去杠杆、防控金融风险的决心,也要看到,“稳”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主基调,“稳”是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的大前提。

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推动温和去杠杆,是防控风险隐患,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必要举措。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转型调整,此前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风险隐患逐渐暴露,部分资金“脱实向虚”现象有所加重,金融领域也再次出现资金空转、“以钱炒钱”等苗头。不管是“脱实向虚”,还是“以钱炒钱”,或者是金融机构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都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滋生金融风险,产生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乱象,长此以往则会动摇实体经济根基,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金融监管,正是防风险、抑泡沫的需要。

也正因此,近期从货币政策到监管政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旨在温和去杠杆,弥补监管短板,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比如央行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货币政策更加强调稳健中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水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趋严,考核加码。银监会密集下发多个监管文件,针对“三套利”、“四不当”以及金融乱象等进行专项治理,推动银行业风险防范与杠杆控制。证监会、保监会同样出台具体措施,着力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治理金融市场乱象。 另一方面,市场各方也无需过虑,在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过程中,“稳”依然是主基调,是大局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就是说,在经济金融领域要有所进取,有所作为,前提是稳,是度的把握。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年初撰文阐述货币政策思路时表示,“稳”主要体现在货币信贷总量要稳,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金融体系要稳,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证监会年初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更是将“稳”总结为六个方面,其中一条就是“资本市场运行要稳,这是改革发展措施的基础”。在“稳”的基础和前提下有所“进”,这无疑就决定了在坚定决心强化监管去杠杆的同时,节奏与力度的把握,当是有关方面考虑之中的因素。

当然,市场各方要充分把握好短期阵痛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系,勿以眼前的市场小幅波动而危言耸听,扰动有关方面加强监管、温和去杠杆的决心。对此,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此前表示,有效防控风险需要排除市场略有波动就是系统性风险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思维。陆磊表示,金融市场牵涉多方利益,博弈结构复杂。股市、楼市、汇市、债市稍有波动,就有一些人跳出来,夸大渲染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误导网络舆论,或者给央行戴高帽,或者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迫使监管层妥协。既要看到金融风险的危害性,也要有底气、有决心,要防范夸大渲染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防范道德风险。

从这个角度看,保持战略定力,拿捏好调控与监管力度,之于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部门,至关重要。近日,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人民银行党委表示,“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当前宏观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中性,更加审慎,以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在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监管协调、统筹推进,成为各方共识。在前述会议上,人民银行再次强调了“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而在同样的传达学习会议上,银监会党委指出,“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积极主动地参与监管协调”;证监会党委表示,“自觉维护和依靠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金融发展和监管将形成强大合力,宏观调控与监管政策的效果也逐渐显现,金融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对此,市场各方当有明确预期,摒弃不必要的担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