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5月19日,23个督查组共检查327家企业(单位),发现24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4.0%。
存在问题的企业中,“散乱污”问题企业79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31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3家,涉嫌在线监测弄虚作假的1家,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32家,防扬尘措施不完善的27家,存在其他问题的49家。
今年4月,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强化督查被认为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
5月2日以来,环保部已先后发布了12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督查结果显示,存在环境问题企业占督查组检查企业的比例较高,比例均在60%以上。
据环保部介绍,5月1日至15日期间,23个督查组共检查4328家企业(单位),发现301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9.7%。
同时,环保部强化督查行动主要对7个方面进行督查,包括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情况,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等。
记者注意到,在督查组发现的问题中,以“散乱污”问题为主。
“散乱污数量比较多,之前很多都是在环保手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环保部门对他们的情况掌握得不是很到位,后续监管难度大。下一步应加大公众参与度。”马军说。
近年来,随着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阻扰环保执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环保执法部门的这种尴尬并没有完全化解。
近期,从环保部各督查组反馈情况看,又出现7起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其中仅邯郸市一地就占了3起。
对此,环保部要求,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严肃处理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要发生一起、严厉查处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