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月25日原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在维也纳举行半年度会议。但最近市场关心的问题在于,OPEC到底减产了多少原油。显然,OPEC能控制的产量不足全球供应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全世界的原油消费量为9650万桶/日,其中欧佩克产量约3180万桶/日。
然而,参与去年的历史性减产的,也包括产量不足1000万桶/日的俄罗斯,以及其他非OPEC组织的成员国。如果减产被严格执行的话,会给这些生产国带来严重的产量问题;不过截至目前,减产状况似乎执行得很好。
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减产180万桶/日并未给OPEC带来实实在在的市场好处呢?为什么油价在60-65美元/桶是更为理想的价格,而不是大约在48-55美元/桶呢?为什么全球原油库存不断刷新高位呢?
当然,数额如此巨大的减产,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后果。对于这些关乎战略的关键问题,有很多明显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了理解一直存在的高库存的问题,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是,由于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成本继续下滑,在油价上涨的前景下,OPEC再次低估了美国提高产量的努力。
此外,据国际能源署(IEA)表示,虽然全球需求在不断上升:全球需求在今年第四季度预计达到9900万桶/日,而2015年底仅为9570万桶,但仍未如预期那样强劲,而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土耳其和印度等国的需求下降。
至于价格因素,在生产国国内存在着巨大预算需求的情况下,油价并没有恢复到生产国感到合理的水平,这令人无法理解,但也许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命题,需要看看一些相反的论据。
例如摩根大通认为,虽然OPEC去年9月首度达成冻结产量协议,并在约两个月之后的OPEC大会上正式达成减产协议,但当时这么做的背景是,如不减产,油价可能跌至35-40美元/桶。那么也许现在,55美元/桶左右的价格对产油国是否真是好事,非常值得怀疑。
摩根大通补充称,事实上,OPEC的战略已经有效支撑了油价,并彻底改变了现在的市场行情,但是OPEC减产对交易仍然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其中包括,油价下跌的风险事实上有所降低,从而鼓励(美国)增加开采页岩油的资本支出。
事实是,OPEC及其非OPEC盟国虽然确实达成了减产协议,但在实际能起作用的方面,减产协议的效力却有严重的限制。
OPEC无法控制需求,无法控制页岩油生产国,也肯定无法控制投机交易。换句话说,为了确保油价不会跌入深渊,OPEC在本周会议上加大减产力度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即使这样做意味着短期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