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A股市场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具体而言,即在多数股票快速下跌,且创出阶段性新低的同时,上证50指数却创出了年内新高,而指数内以贵州茅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权重股,还创造出了阶段性新高,更有甚者还创出了历史新高。
就目前而言,A股市场呈现出两派不同的状况,一方面是超级权重股的顽强护盘,而机构抱团取暖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中小市值股票加速“去泡沫化”的过程,而在此轮“降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挤压掉市场不少的泡沫水分,而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也骤然下降。
破净股骤然上升,低价股明显扩容,次新股破发密度增多等,这系列现象,似乎印证了股市的极度疲软表现,也似乎暗示市场加速筑底的走势。但在现阶段内,股市性质有所改变,而对于一个熊市市场,其筑底过程,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预判性,而熊市筑底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对于投资者而言,若稍有不慎,判断错市场形势,则可能在熊市初期挨套,之后还需要漫长等待熊市中后期的终结。
监管趋严,金融市场降杠杆的决心坚定,这可能引起股市震荡加大。但短期阵痛利于中长期的健康发展,这倒不是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IPO发行节奏依旧保持高居不下的态势,且重要股东减持力度较大,这确实需要我们去思考的地方。
股票市场,本身属于财富资金再度分配的场所。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一边是普通投资者的亏损累累,另一边却是重要股东的获利丰厚,且成功顺利出局,这无疑会加剧市场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合理性。现阶段内,市场比较担忧的,可能会是这几方面的问题。
若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削弱且出现次新股破发迹象频繁,乃至出现新股上市后不久随即破发的现象,则可能会引发市值配售打新资金的出逃风险,加速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而在此期间,既要维系新股适度赚钱效应,又要防止次新股投机泡沫风险,确实需要考验治市的智慧。
随着股票的非理性下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风险逐渐增加,若预警信号出现后,股价依旧出现非理性下跌的表现,则可能会引发质押平仓乃至强行平仓风险。在此期间,上市公司大股东可否及时补充质押,或及时停牌乃至出台措施稳定股价,还是非常关键的,而一旦陷入强行平仓风险,可能会导致部分股价“闪崩”的风险。
上市公司减持套现压力依存,加剧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会引发股价的波动风险。至于接连不断的IPO压力,虽有IPO新规、再融资新政给予对冲,但后续接连不断的限售股解禁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如不能提前控制好限售股的解禁风险,则未来密集的限售股解禁压力,还是会对市场构成中长期的冲击影响。
归根到底,A股依旧还是一个以资金作为推动主导的市场。对于资金而言,或许还在耐心等待股市更佳的“捡便宜”时机。(原标题:资金还在耐心等待“捡便宜”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