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交所、深交所也随即出台实施细则,这是继2016年1月7日后再次修改减持政策。关于新政对市场中长期的影响,中欧基金认为,政策虽然缓解了未来2年定增与大小非解禁的资金套现压力,但更坚定了特定股东减持的确定性。从另一方面看,新政对未来中小市值公司的成长性和融资能力是一种遏制,或近一步压低其估值中枢,或对题材股、壳资源股和ST股存在杀伤力。短期来看,限制减持的新政或有“维稳”之意。
海外市场方面,上周美联储公布的会议记录及初领失业救济金数据,使得市场对于6月份再次加息25BP、年底美联储缩减其资产负债表的预期较为一致,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这也带动了新兴股票市场、包括香港市场的上涨。而欧洲、日本上周公布数据较少,加上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表现相对较弱。
整体而言,金融监管的收紧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直接影响国内市场的最大因素,国内股债两市因为关注度高、参与主体和资金较多,或将是监管的重心所在。中欧基金认为,近期股指波动振幅应该较为有限,而每一板块内具体品种的分化有可能更加明显。如果投资者长期关注的是真价值的蓝筹股和价值型的基金,那么在任何时候都不必悲观。
浅尝辄止
端午节期间,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消息是证监会出台的《减持新规》,与2016年1号文相比,《减持新规》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扩大了适用范围,第二是完善对原有监管对象的监管体系。新规最受市场关注的是针对特定股东的监管,其影响是增加了一级市场和非公开发行市场的投资者的退出成本,旨在引导股东有序减持股份,杜绝市场操纵行为,进一步压缩一二级市场套利空间。
对A股短期影响方面,《减持新规》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减持新规》进一步规范重要股东的交易行为,使得中小投资者在与重要股东的博弈中地位得到改善。长期来看,改善A股目前热衷短期炒作的生态,引导市场回归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另一方面,抑制过度的资本运作,大股东退出的时间周期被大幅拉长,引导企业家重新重视公司的运营和盈利的改善。
港股方面,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略有走弱,国内金融去杠杆以及监管从严,对港股内资板块已有压制,但在外围股市正向带动以及人民币走强的刺激下,港股近期仍出现一波反弹。短期展望,港股或仍将受到国内外资金偏好,下行空间可能不大。
市场不公平性大幅缓和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规在保持现行持股锁定期、减持数量比例规范等相关制度规则不变的基础上,专门重点针对突出问题,对现行减持制度做进一步完善,有效规范股东减持股份行为,避免集中、大幅、无序减持扰乱二级市场秩序、冲击投资者信心。
上周指数分化非常显著,银行业非银金融基本承担了维持指数上涨态势的任务,因此沪深300相较于其他指数跑出了非常强的偏离度。但到周五,表现开始有所扩散,多数产业出现普涨。市场调整到目前的水平后,业绩和监管风险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金融地产的活跃虽然没有彻底激活赚钱效应,但对于恐慌杀跌的遏制已经在上周五被证明是有效的。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期盼所谓的“最后一跌”,而最核心的不确定性在于监管是否会继续加码。端午假期出台的减持新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与此前直截了当的监管相比,减持新规釜底抽薪地遏制了引发市场不公平的主要参与者——产业资本和大金融资本,布局落子精妙;另一方面,虽然短期新规可能进一步挤出市场参与者而导致成交的进一步不活跃,但被挤出的资金多数是为中小投资者贡献负赚钱效应的资金,因此在短期的潜在风险之后,市场将更加健康地向前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