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料到,阿里巴巴与顺丰速运,这两家公司会突然在儿童节这天互怼:两家公司的官方声明各执一词,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称后者不配合其保护消费者数据安全,但后者旋即反驳,阿里意在对顺丰客户数据的占有,并暗指其本意是要让顺丰从“腾讯云”转投“阿里云”。
阿里与顺丰之争,本质上是对于信息主权的争夺。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虽然一直在强调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菜鸟网络坚称自己“没有一个快递员、没有一辆运输车”,但其对于大数据的依赖不言而喻,数据必将在未来成为最值钱的资产。
一边是电商龙头,一边是物流的独角兽,这次互怼既看不见现金流,也没有法律条文可以作为对簿公堂的依据,更遑论可作为评判依据的伦理经验,孰是孰非难下定论。
此类争夺在未来还将不断上演,眼下的这场纷争很可能成为一场决定未来商业走势的重要一战:阿里们希望在信息主权判断规则尚不健全的时间点上,及早收拢数据,建立数据王国。与此同时,以顺丰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也在用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数据主导的未来,甚至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未来的快递有可能是免费的,物流企业可以从数据衍生更大的价值与利润。到那时,数据将成为这些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其间矛盾,自然不可调和。
表面看,阿里与顺丰的互怼,是基于用户信息安全理解上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像一场数据争夺战:阿里凭借自身实力,试图更好地控制上下游的快递数据,而顺丰是在这个问题上少有的敢于让步的快递公司。这样的争夺战,可以说是将未来在大数据领域将要出现的诸多围绕数据共享问题的战争,提前到了当下。
在面对信息主权这一法律、经验与商业伦理均相对缺失的“三不管”问题的时候,上述争议很难找到足够的判断标准。就目前来看,企业收集用户数据是否该有法律上的限定,目前在法学界仍属于被讨论且无定性的问题,但对企业运营来说,却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尤其在当下,数据已经被作为企业估值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其所有权归属问题必然会被重视。
有必要强调的是,无论数据归属如何,相关企业都不能忘记用户的利益,大量的用户才是生长数据的肥沃土地。对用户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数据安全,其次才是企业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提供服务。希望双方在自利与利他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尺度,共同为此类争议的解决探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