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莫股份是一家国内大型聚丙烯酰胺供应商,主营微生物法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4月11日,公司对外发布了2016年年报,交出了一份与2015年度类似的增收不增利业绩“答卷”。因存在 “实控人变更及多名董监高换人是否影响经营”、“大客户集中”、“对子公司锐利能源的股权收购合理性” 等多个问题,深交所6月6日对其下发了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做出书面说明,提交补充书面材料,并按规定对外披露。
收购连续亏损子公司股权
从年报披露的信息看,宝莫股份在2016年做了一笔似乎不太明智的吃亏买卖,即以792万加元收购连续三年都亏损的锐利能源24%股权。
对于宝莫股份来说,锐利能源并不是一家陌生公司,其是自己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2014年7月,宝莫股份通过子公司宝莫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宝莫国际”)对Rally Canada Resources Ltd. (简称“锐利能源”)增资841.50万加元,取得了锐利能源的51%股份,形成实际控制。
在那次股权收购中,宝莫股份在2014年信息披露文件中曾表示,收购锐利能源就是为了将它“打造为加拿大境内油气勘探开发平台,争取三年实现年产油气当量30万吨”。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在对锐利能源51%股权收购完成之后,即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锐利能源不仅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利好,相反该公司出现了连续亏损,报告期内分别亏损了471.30万元、7264.80万元、4775.21万元,合计高达12511.31万元。如果按宝莫股份持有的51%持股比例计算,仅这三年中,上市公司就承担了锐利能源6380.77万元人民币的亏损。
从常理来说,这笔买卖做的实在是太亏了,理想中的金疙瘩反而变成了上市公司的一个“包袱”。按正常的商业逻辑,企业一般的做法应当是减负,可令人奇怪的是,宝莫股份不仅没有进行减负,相反却于2016年2月又通过子公司宝莫国际从康贝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那里受让了其持有的锐利能源的24%股权,股权转让价格为792万加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要进一步收购一家连续大幅亏损企业的股权,其目的性何在?难道仅仅只是钱多任性吗?
季度利润波动剧烈
除了难以理解的股权收购之外,宝莫股份本身的营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报告期内,宝莫股份的营业收入为8.98亿元,同比增长了21.08%,这样的增幅还算不错,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没有随着营收的增长而增长,相反同比减少了38.56%,仅实现了1482.97万元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样也是出现27.41%的同比减少,达 662.13万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不但如此,根据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在“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项下(见附表),2016年第一到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是2.37亿元、2.08亿元、2.32亿元和2.21亿元,各季度营收比较平稳,表现为上下小幅波动。然而,分季度的营业“质地”表现却不理想,波动明显。
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项上,第一季度盈利1698.09万元,而第二季度转为亏损163.04万元,环比下降109.60%;到了第三季度又恢复盈利362.94万元,环比大增322.60%;而到了第四季度则又亏了415.01万元,环比下降214.35%。各季度净利润环比变动巨大,就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这和各季度比较稳定的营业收入相比,实在反常。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在各季度营收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净利润反而上下剧烈波动的呢?对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也提出疑问,要求公司做出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