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英国“滞胀”压力赶超欧元区,英镑贬值加速。8月中旬以来,英镑贬值速度快于欧元。截至8月30日,英镑兑美元汇率跌至1.1656,基本处于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8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7月CPI同比达到10.1%,刷新近四十年新高,两位数的通胀率凸显“滞胀”压力。和大多数欧元区国家一样,英国也正在遭受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英国对天然气的依赖度高于欧盟,其电力来源中有约40%来自天然气。8月26日,英国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将能源价格上限上调80%。此前,英国政府的价格管制导致能源批发和零售价格错位,一度引发批发商破产和能源供给减少的风险。放松价格管制后,未来英国能源价格仍可能出现大幅上行。英国央行8月最新经济预测显示,英国CPI通胀率年内或超13%、明年初或高达15%。同时,英国央行“直言不讳”地预计,未来一年(至2023年三季度)英国实际GDP萎缩2.1%,这可能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即便英国央行8月加息50bp、自去年12月以来已累计加息1.65个百分点,但其遏制通胀的进展十分有限,不足以安抚市场对英国“滞胀”的担忧。
日本经济虽不在能源危机的震中,但日元汇率仍受到能源涨价的直接影响,以及美债利率攀升的间接冲击。8月中旬以来,日元兑美元贬值幅度大于7月上旬。今年以来,日元汇率的命运也和国际能源形势紧密捆绑,每当国际油价触及高点时,日元都加速贬值。首先,由于日本高度依赖能源进口,国际能源涨价直接增加了日元兑美元的换汇需求;其次,无论是出于通胀预期上升,还是紧缩预期强化,美债利率往往跟随油价上涨,美日国债利差走阔加大日本资金外流压力;再者,日债利率也随美债利率而上扬,并重新接近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迫使日本央行扩大购债、日元货币供给被迫增加。8月22日,10年美债利率重回3%上方,10年日债利率也随即升破0.23%、8月29日收于0.254%,时隔近两个月再度“破位”(超过0.25%的政策上限)。8月中旬以后,日本央行持有国债规模仍在上升,而新的变化在于其总资产规模也不再下降。此前,日本央行通过大幅减持“贷款”而起到实际缩表的效果,但8月以来不再减持,继而总资产规模开始回升,日元汇率承受的压力可能加剧。
4“强美元”下一步
与欧英日形成对照,也是今年以来美元汇率不断走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在能源危机环境中保持相对韧性。一方面,美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远低于欧洲和日本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2010年页岩油革命后,美国能源消费占私人消费总额的比重显著下降,且美国已不再是石油净进口国,即便国际油价上涨仍会抬升美国通胀压力,但幅度有限。反观欧日,国际能源涨价不仅大幅增加其输入性通胀压力,还会直接抬升其进口成本、削弱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相对韧性,也令货币紧缩更有底气,更令市场信服。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仍处于扩张区间,而英国和欧元区已经跌破枯荣线。对比来看,英国央行不得不面对经济衰退提早到来的挑战,欧央行紧缩还需兼顾欧债主权债市场风险。因此,即便英国和欧洲央行同处加息周期,英镑和欧元汇率也难有起色。日本通胀压力远小于美欧,日本央行短期大概率坚持“保债弃汇”的政策思路,从而对日元汇率的支持有限。
往后看,美元指数短期未必已经“见顶”,未来仍有概率上探。首先,随着冬季来临,欧洲能源需求仍有上升空间,能源紧缺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以英国天然气消费为例,历年冬季消费需求为夏季的2倍以上。其次,当前英国和欧元区经济尚未陷入实质性衰退,而当衰退真正来临时,货币政策未必还能坚持强力紧缩,汇场情绪可能更为悲观。最后,美联储紧缩的外溢效应仍将不断显现。今年6月欧洲和日本债券市场经历大幅波动,正凸显了非美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与紧张感。在“能源危机”的底色之下,非美经济金融风险难以排除。当然,上述情形会否兑现,具体还取决于非美经济体能否实现能源领域的“自我救赎”。正如8月28日德国政府宣布,天然气库存储备速度超预期,该消息令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大幅回落,欧元兑美元汇率在30日重回平价之上。
最后一个问题,美元何时触顶?短期看,市场或需看到国际“能源危机”出现实质缓和,使非美经济金融压力下降,从而非美货币汇率得以喘息;中期看,“能源危机”终将威胁美国经济前景,在美联储强力紧缩之下,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真正兑现之时,或许就是美元指数触顶之日。
更多股票资讯,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