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15日,老板电器多位内部高管人员合计减持股284.44万股后,5月16日监事张松年再次减持了123500股老板电器股份,成交均价38.48元/股。
同时,深交所网站数据显示,苏泊尔(47.24 -0.74%,买入)董事苏显泽于5月16日,减持苏泊尔股份10000股,成交均价48.80元/股。
近期白马蓝筹减持一览:
5月12日: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套现11.21亿元
5月15日:老板电器:董监高等人员减持284.44万股
5月16日:苏泊尔董事苏显泽于5月16日,减持苏泊尔股份10000股
老板电器监事张松年再次减持了123500股老板电器股份
美的集团及老板电器分别遭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尽管规模不大,却也引发一阵“骚动”。因为这两家公司的地位比较特殊,是公认的白马股,市值与业绩比肩齐飞,已形成了较为良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重要股东减持当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预期。例如,老板电器昨日放量下跌逾4%。
但若据此认为上述白马股趋势会发生逆转,恐怕还言之过早,不妨从两个维度加以阐释。
第一,从长周期来看,实控人或董监高的偶发性减持行为并不会对正常的趋势产生明显的扰动。很多时候,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减持无法导出公司经营恶化的结论,可能只是正常的变现需求。
另外,实控人及董监高无法毫不偏差的预估公司未来经营,典型案例如马化腾减持腾讯。事后看来,马化腾当时的减持价位很低,似乎错失了更多的财富增值机会。不过在当时,马化腾的减持行为符合逻辑,而事实上,马化腾的减持丝毫未能影响腾讯越过3000亿美元市值。
福耀玻璃(22.90 +0.13%,买入)亦曾被实控人曹德旺减持,也并不妨碍福耀玻璃成长为市值逾500亿元的汽车玻璃龙头。众多案例表明,包括实控人在内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无法保证卖在最高位,而只能尽可能卖在其所能接受或所能预见的价格区间。
第二,应将偶发性的小规模减持与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减持加以区别对待。
近一年来,不少上市公司频现股东清仓式减持,对市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和较为负面的预期,监管层对此类减持行为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此外,股东频繁巨额减持亦被屡屡诟病,实务案例表明,上市公司出现这类股东减持行为,一般是经营恶化的信号。
回到美的集团及老板电器等白马股,若重要股东偶发性的减持不演变成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巨额减持,大概率会被市场自行消化。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排除还有其他白马股会被重要股东减持,只要不形成规模效应,理论上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监管的难点在于,很多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减持行为本身并不违法违规。因此,在某些特定时段,前述减持行为只能通过类似窗口指导的形式得到约束。
与之相应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或董监高频现象征式、跟随式增持,缺乏足够的诚意,这在2015年及近期市场调整时颇为常见。